今年是《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问世100周年。11月7日,纪念陈望道首译《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出版一百周年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和《共产党宣言》展示馆(陈望道旧居)主办。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周亚明,复旦大学教授、陈望道之子陈振新致辞。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青年长江学者张双利,《中共党史研究》杂志社编审乔君主持会议。来自全国的六十余位专家围绕《宣言》的思想文化研究和译本文本研究展开讨论。
会上,有学者从思想文化角度研究《宣言》的中文翻译和传播。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王公龙教授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政治学、政党学、历史学、社会学、教育学、人学和文学等方面,阐释了《宣言》所贯穿和蕴含的思想资源,指出《宣言》是袖珍版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编译局)郭海龙博士剖析了拉斯基《<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的里程碑》一书文本,并对世界社会主义面临的若干重大现实问题、理论困境和大趋势进行了分析,认为社会主义的大趋势是社会主义新文明将在东方达到新的高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代表着社会主义理论的新高度。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王一胜研究员报告了《宣言》在中国传播的社会文化基础,认为宋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变革,为近现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受社会主义创造了条件。
也有学者从文本翻译角度研究《宣言》中文译本的字词语义,探讨其措辞背后的社会文化渊源。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霍四通从语言的多个层面出发,比较了《宣言》中日英德四个版本的语言特征,认为陈望道译《宣言》同时参照了英文译本和日文译本,其翻译兼具准确性和创造性,语言兼顾了大众性和修辞性,风格是启发性与鼓动性的结合。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红娟通过审视《宣言》译本中“Aufhebung”对应词“消灭”“废除”等词的变迁趋势,推断新中国成立前《宣言》文本翻译时存在语词尖锐化的过程,到莫斯科百周年纪念本时达到顶峰,新中国成立后中央编译局译本系统则反映出“去尖锐化”、回归德文原初语境的尝试。翻译家张洋对《宣言》中若干名词、术语提出了不同于传统译本的理解与译述,并试译了全文。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魏毅将《宣言》的藏译置于社会性的政治历史背景下,结合文献和口述资料复原了《宣言》翻译、出版的整个流程,认为藏文版《宣言》的翻译出版在藏区起到了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保存藏语文的双重效果。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朱鸿召在会议总结中指出,《宣言》的中文翻译不仅是个人学术行为,表达的是一代人的理想选择和几代人的革命实践,是一代人带着社会理想开启了百年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其核心内容就是追求现代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应结合社会实践看《宣言》译本,理解《宣言》对中国的影响,还要把《宣言》放在世界格局下考量,把理论逻辑还原到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中去审视。明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研讨会还会继续办下去,主题暂定为“《共产党宣言》与中共百年”,在今年思想文化研究和译本文本研究的基础上,期待明年有更多关于《宣言》代表的理想与当下社会实践维度的研究。
作者:陈瑜
编辑:陈瑜
责任编辑:杨逸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