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6年、1200万字、3000幅图……新修《上海通史》(30卷)第一批成果日前出版。截止今年8月,由上海辞书出版社正式出版8卷,今年底将再出版7卷,剩余15卷将在2020年全部完成出版。
上海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全球影响的特大城市,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地,是工人阶级最为集中的城市,是具有开放、创新、包容优良品格的城市。近代以来,上海便十分重视研究自己的历史。早在1999年,上海学者编撰出版了中国城市史上第一部大型的单体城市的通史《上海通史》(15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丰富,已有的《上海通史》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于是,《上海通史》新修工程于2013年正式启动。
《上海通史(新修)》从地下考古发现的崧泽文化开始,下至2010年(上一版的下限为1997年)。体例以中国传统通史体例为主,即以通纪、传记、图表三部分组成。内容分为导论、古代篇、近代篇、当代篇、人物篇和图表篇六个部分。与上一版主要以上海的城市为范围、郊县部分虽有涉及但不够充分不同,新修范围覆盖今上海行政区的所有部分,内容涉及上海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口、军事等方面。
新体例、新资料、新见解、新视野……近年来,上海史研究突飞猛进,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史学研究的一个显学。上海史的研究成果超过以往几十年,研究成果多、资料披露多,这为重修《上海通史》奠定了良好的学术基础。日前由上海社科院举办的“上海通史(新修)阶段性成果发布会”上,主编熊月之介绍了阶段性成果的相关情况。
新资料的发掘填补了诸多领域的空白
从已经出版的各卷来看,新资料的发掘和使用填补了诸多领域的空白。最新的考古发现已经证明,上海地区拥有6000年的灿烂文明史,但由于文献资料的缺乏, 华亭建县之前,是以往上海史研究的薄弱环节。这次重修,在第二卷“从考古发掘到唐以前”中,作者以上海的考古发现为主线,用文物资料诠释上海古代文明史,透过真实而精致文化的遗存,立体凸现上海城市早期历史发展的踪迹,全方位地展示上海古代文明的精华,也为探寻上海历史文脉提供了另一种新型的、有学术底蕴的方式。
此外,近年来上海地区的一系列考古发现也作为主要材料来源被相关议题所吸收。比如,2013年对外开放的上海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它是迄今中国发现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地下水利工程遗址,对探讨研究吴淞江的历史变迁、上海乃至中国水利史具有重要意义。再比如,2016年青龙镇考古发掘中发现的隆平寺塔基及其地宫,为研究北宋时期南方软土地基下塔基的建造工艺与地宫舍利瘗埋制度提供了重要材料,对中国古建史、佛教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成为航运中心、金融中心、工业中心,从历史上来看其崛起的必然性是什么?朱荫贵教授主编的晚清中期卷,运用了大量档案、报刊、资料集、文集和地方志,特别是最近十多年以来出版的诸多资料和论著中所运用的资料,如《汉冶萍公司档案史料选编》、《大生企业系统档案选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等,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与以往的论著相比,在勾勒出近代上海经济发展的基本脉络和重大事件外,还突出了以往重视不够或没有涉及的内容和观点。例如单独提出“民间资本市场的兴起和发展”一目,来描述晚清民间资本成为新型企业兴起不可或缺的支撑以及初步形成资本市场的状况。再如对近代上海商业的演变与发展、成为制造业中心的必然、城市卫生状况的改进、对水上交通的发展以及陆上交通与邮电开拓的叙述,其中许多是过去的论著叙述不多或没有涉及的领域。
另一项重要的补充是对于外文资料的发掘与使用。公共租界工部局和法租界公董局的会议记录大部分已翻译出来,这为新版《上海通史》加强租界和外侨部分的内容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还有一批当时在上海生活工作的西方人士写的英文原版书籍也陆续被发现,如目前所见最早一部英文上海史著作《上海故事》(the Story of Shanghai)。这些都是能够更为鲜活了解开埠早期上海社会日常生活及西方人的中国观的珍贵文献。
新视角的融入使得新见解层出不穷
同样的史料、同样的问题,在不同的视野下,会有不同的理解。结合了上海史研究的最新研究动态,新视角的融入使得新见解层出不穷。
上海的发展离不开江南,离不开全国,也离不开全球的网络。王健在论述清代前中期历史时对全国市场和全球网络的关注,使得他对那时上海历史的理解就颇有新意。他指出,从康熙中叶江海关在上海的设立到沙船航运业的发展,都使得上海更深地与全国各个区域发生了深刻的联系。本地的商品贸易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商人,作为新移民,他们在上海建立了众多的会馆公所,同时贸易的发展又刺激了钱庄金融业的兴起。而这种经济上的密切联系反过来又对上海地区的社会变迁产生了巨大影响。清代前中期的上海地区与海外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他指出,清代前中期,随着沙船航运业的发展,以及丝绸、棉布等产品的大量外销,已经将上海同东亚地区乃至更广阔的欧美地区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而海外的白银也通过上海港口源源不断输往各地。
重视对于红色文化、海派文化与江南文化研究,是新视野的突出表现。熊月之在导论卷,对这三方面进行了有机的整体研究,这对于理解上海城市特点非常有价值。他指出,江南文化有六大特点,包括民性聪慧、灵活而刚毅坚韧;崇文尚贤,重视教育;重视实践理性,发展商品经济;重视实学,分工细密;注重物质生活,讲究物质享受;勇于挑战传统,张扬个性自由。这些特点到了近代上海,便成为海派文化的基础;与西方文化中的某些因素结合起来,便成为近代海派文化中重利性、大众性、世俗性与开放性特点的直接先导,也造就了海派文化。因此,海派文化的底色便是江南文化。他认为,红色文化在不同区域会有不同表现,也会有不同特点。上海地区的红色文化,与江南文化、海派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此外,近年来风行的“利益共同体”的概念也被用以解读上海历史上的一些现象。在第1卷导论中,熊月之就提出“上海是一个中外利益共同体”的观点,并从多个维度进行论证。在对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他指出,从1853年到1937年,尽管中国战火不断,但上海始终没有遭到大的破坏,原因就是上海有各国的利益存在。据统计,近代英国在中国投资的2/3以上在上海,美国在中国投资的50%在上海,法国有40%在上海。从某种程度上讲,利益比合同更有约束力。其中,上海作为中外利益共同体的一个最突出的例证,便是中外共同出资疏浚黄浦江,确保上海港的良港地位,因为黄浦江关乎中外的共同利益。
作者:陈瑜
编辑:陈瑜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