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去激发孩子的兴趣,还不如保护孩子的学习热情。”从教38载,做过上海6所中学的校长,上海市特级校长、建平中学校长赵国弟日前在“家校社共育公益直播系列活动”第十一期活动上直言:基础教育阶段,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关键不是培养孩子的“专长”,而是锤炼出那些以后帮助孩子通往自我成就的能力——强烈的好奇心、百折不挠的韧性、持之以恒的好习惯等等。
“放养”兴趣:
基础教育关键要培养“能力”而非“专长”
赵国弟认为,家庭教育中,有的家长很早就为孩子选择了职业发展方向,花大块时间培养孩子画画、弹琴、做奥数题的“专长”,赵国弟认为,一切都言之过早,他分享了孩子兴趣培养的三大误区:
第一,不要简单把孩子成长中的“共性”特点看成是“个性”天分。
赵国弟说,学习的动机与行为是与生俱来的,学习是人的天性,没有孩子不爱学习,家长要做的是从外驱转向发现孩子的内在需要。3-6岁、6-9岁、9-12岁的不同人生阶段,孩子对世间万物充满好奇,“看世界、听故事、玩游戏、画图、唱歌,动手做、弹、写、运动,这些都很重要”。有家长反馈,读小学二年级的孩子特别喜欢画画,打算往“画家”方向培养,赵国弟提醒家长,“喜欢画画几乎是每个孩子在这个阶段都会经历的成长过程,这实际上是孩子对自己看过客观世界之后的一种表达”。
第二,不要过早让孩子在特定方向“刻意练习”,否则很大概率难以在这门学科上真正有所建树。
赵国弟谈到了孩子成长过程中大脑发展的规律:出生之后,大脑的神经元逐步丰富,在6岁时达到峰值,孩子的发展有着更多兴趣和可能性,只是没有建立起牢固的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如果在这个时候过多投入时间在某个专业方向,很可能会让旁边的神经元连接减弱、制约、甚至“打断”消失,这反过来又会制约孩子在专业上发展的可能性。
第三,基础教育阶段不是培养“专长”而是锤炼“能力”。
赵国弟说,基础教育是连接学生的个性和国家未来需要的关键桥梁,如今,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半导体这些创新领域迫切需要优秀人才,背后靠的是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而基础教育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具备这些“通用”的能力。
对于学科学习,不少家长对“多做题”和“拿到好成绩”之间的关系认识上存在误区,“这背后其实有一个边界条件的问题,时间不到、练习量不到,效果比较弱;时间和练习量达到一定程度,是正比例函数,效益最高;超过一定时间和一定练习量之后,效果可能减弱但仍然是正相关;如果时间和练习量再超过特定比例,效果也可以呈现负相关”,赵国弟说,将100%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中,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厌学,而如果留出10%-15%的时间让孩子参加社团或发展兴趣爱好,反而可以改变他对学习的认知和态度。对于兴趣爱好的作用,赵国弟分享了自己童年从玩纸糊飞机到遥控飞机,但最终没有从事工程技术工作、而是成为一名教育者的亲身经历,这项兴趣培养了他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注意力、专注自觉性,成为提升自身能力的“载体”。
赵国弟认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人才,关键要通过“高质量学习”来支撑,一是要让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二是要让孩子找到人生使命,三是要让孩子“在事中练”,不断打磨自己的坚毅品质。
直面失败:
成长不是和别人比而是和自己比
“不畏失败而从一切经验中学习的姿态”,赵国弟认为,应当用“成长性思维”的心智模式看待“失败”:
第一,面对过去,善于忘记。赵国弟说,学习要善于“忘记过去”,过去学得好,下一阶段由于内容、难度都变化了,结果未必好,所以“取得成绩还需要继续努力”;过去学得不好,下次不要犯同样的错,找到方法不断进步,学习长跑运动员,跌倒了爬起来继续往前冲,有目标、有努力、有方法,日积月累就会越来越好,成长是自己和自己比有进步。
第二,面对失败,倒逼突破。赵国弟说,一些家庭教育长期给孩子灌输“不能输,一定要赢得第一名”的想法,这会让孩子很难突破,当“气球”越吹越大,一旦遭遇挫败,孩子就会丧失斗志,变得颓废,甚至崩塌。
正确的做法是,帮助孩子建立心理预期,让他明白失败其实是一件很正常的事,要善于从失败中分析原因,找到症结,解决问题。宾夕法尼亚大学达克沃思教授的研究表明,在遇到挫折、失败时,仍能坚持不懈朝着目标努力,这种“坚毅的品质”才是决定长期成功的关键因素。
第三,面对挑战,勇于尝试。以前带班做班主任,赵国弟假期会带着同学们骑车游历5天以上,锻炼学生挑战极限的精神。“我一直跟同学们说,在学校里面不是简单地听老师的话、把作业做好、考试考好就可以的,你还要去问老师‘我还想做什么事,您看看您能不能给我什么资源帮助我’,特别优秀的孩子将来到社会上必须面临的问题”,他说,进入社会后,不会有一位老师一直在背后“盯着”你必须干好什么事,一切都要靠自己,在学校培养学生主动进取的精神、自主学习的品质,将让学生受益终生。
静待花开:
“保护热情”胜于“激发兴趣”
“与其去激发孩子的兴趣,还不如保护孩子的学习热情。” 赵国弟分享了自己如何帮助朋友“保护”孩子的学习热情:朋友是国内知名高校的教授,常为儿子不爱学习烦恼,甚至因担忧他考不上自己工作的学校焦虑不安。赵国弟和孩子聊了几次,发现孩子的兴趣是汽车而非父母期望的名校,和朋友反复沟通,终于让他接受并认可孩子的爱好。后来,孩子考入了某著名高校的汽车工程专业,不久前出国留学,继续在汽车领域深造,和以前的拘谨压抑相比,如今他变得阳光、热情、拼搏奋进。
“家长们一定要陪伴孩子、尊重孩子、鼓励孩子,即便孩子在做一些你认为不对的事情,也要平等交流、倾听他的想法。”赵国弟说,除了保护孩子的学习热情,“平等”地和孩子相处也很重要。大部分家长在听孩子说话时,一听到不对就马上反驳,这样很不好,“你越说不对,就越会强化孩子去寻找这件事‘对’的理由,强化他对这件事‘对’的认知,他就越来越不听你的话。”赵国弟建议,家长要认真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启发他自己去发现,“我和孩子交流一个小时,说话基本不会超过10分钟,还会在孩子说完之后帮他做一个个归纳,和他一起发现、分析、完善、解决。”赵国弟提醒家长,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可以多关注多聆听,但不要控制,对孩子的具体学习做到“不求不应,有求必应”。
第十一期活动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妇女联合会、上海妇女联合会共同主办,“学习强国”上海学习平台、澎湃新闻、广东省青少年网络协会、广东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广东省家庭教育研究会联合承办,中宣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中国妇女报社提供支持。
作者:张鹏
编辑:张鹏
责任编辑:唐闻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