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人才荟萃,历来是上海的骄傲。目前,全市人才总量超500万人,拥有两院院士近200名,沪外国人才总量占全国24%,居于首位。
“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当前,上海加快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既要彰显国际化的人才导向,也要构筑世界级的人才平台。”在今年的上海两会上,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电机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龚思怡建言,上海要增强引才聚力的紧迫感,围绕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所明确的四类人才,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具体而言:
一是面向战略科学家,包括院士和世界顶尖科学家,要做好全面精准的服务保障,让他们感觉到上海是最好的工作场所、生活园地;
二是面向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要敢于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给科学家松绑、解绑,让他们感受到上海是最有利于建团队、出成果的地方;
三是面向青年科技人才,要提供全方位的帮助支持体系,让他们在上海安心扎根、安居乐业;
四是面向卓越工程师,要紧紧围绕上海的产业布局,顶层谋划,让不同高校与产业之间精准对接。例如,在临港新片区的五所高校,要真正实现、率先实现产教深度融合,高校围绕产业进行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高校培养的人才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临港企业支撑产业发展,这方面可以学习德国和法国的工程师教育模式。
放眼未来,吸引人才近悦远来,在龚思怡看来,环境与氛围十分重要。“不论是国际化,还是世界级,都对我们这个城市提出了一个命题,即上海如何提升城市的国际化程度。”结合手头的一些调研,她说,上海与中国的其它城市相比,无疑已经是最国际化的大都市,但从“让全球人才能在这里无障碍工作生活”这个角度看,我们城市的国际化程度与纽约、伦敦这几个城市相比还存在一些提升空间。比如,外籍人才宜居宜业软环境建设还面临着不少瓶颈。在子女教育、医疗便利、文化生活、城市管理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打造综合服务优势。
为吸引更多海外青年人才落沪,她还建议,本市可持续完善外籍人才出入境、居留、税收、保险、住房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放宽外籍学者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表彰奖励等方面的限制,吸引更多海外青年人才来沪创业,同时支持和鼓励外国留学生毕业后直接在上海创新创业。
同时,高校作为培养高水平人才的主要阵地,也要进行资源配置的模式创新。龚思怡认为,高校既要让所有人才都感受到阳光雨露,又要优先保障重点领域。比如,学校应推动各类人才计划向青年人倾斜,通过优化科研评价机制,让那些有才华、有潜力但尚未成名的青年科研人员充分释放创新能量。
“高校对青年人才要格外重视,加大培育力度,要抓好青年科技人才队伍这个‘源头活水’。总之,高校要提升自主培养人才的信心和能力。”龚思怡表示,希望社会各界对于人才工作要广泛关注、广泛支持,形成更大的合力。
作者:吴金娇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