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接近尾声,对很多学生尤其是新生家庭而言,假期里老师家访是一桩“大事”。连日来,围绕“家访”这件事,记者采访了不少学校老师。一些老师坦言,要了解学生,上门家访无疑是一个“最佳观测点”,希望能在有限的时间里了解学生最真实的生活、学习环境及家庭情况,从而透过所见所感的“不一样”,为每个孩子找准“教育的起点”。而当老师们敲开一扇扇门,发现情况与设想的不太一样。
一听说要家访,学生的“住址”变了
黄浦区某小学的班主任李老师,暑假伊始曾对全班39位同学做了一项预调查,了解学生们方便被家访的地址和时间。李老师用心准备着这次实地走访,而让她有点意外的是,人还没走出去,目的地却变了——与入学时登记的常住地址一比对,不少学生提供的家访地址不一样了。
在她的班上,有4位同学,上学时住在毗邻学校的一个小区里,但这次家访,他们给出的地址都不在这个小区了。小齐是其中之一,她的父母不久前在徐汇滨江买了一套新房。尽管还未入住,但得知老师要来家访,父母随即把小齐的写字台、书架、钢琴统统搬进新房,满怀期待地等着班主任“来新家坐坐”。
小华和爸妈平时也住在学校附近,但今年家访,爸妈提供给李老师的家访地址却位于虹口区。一问才知,原来暑假期间,小华多数时间都住在虹口的外婆家。于是李老师向家长提出,能否去小华自己的家家访,正好看看他平时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但小华的妈妈坚称,外婆家的格局跟自己家差不多,“学习环境也相似”。再一追问,原来是此前小华家楼上住户家里渗水影响到了小华家的墙面,还没来得及修补。
一个半月时间,李老师最终走访了27户学生家庭,在线家访了12户。8月初,出于疫情防控需要,一些原本约好的家访改为线上进行。这也让好几位精心准备的家长颇为失落:“去年由于疫情关系,入学前的家访就是在线进行,没想到今年又不凑巧,没法跟班主任来一次深入交流了。”
“从家长的角度来说,他们更希望把最好的一面呈现给老师,所以动足了脑筋。”李老师发现,这些年,部分家长为“家访”这件事会想尽办法给家里加点“滤镜”,但其实相比“滤镜”下的优渥家庭环境,老师们更想看到的是学生真实的成长环境,“哪怕小区老旧些、家里不宽敞、陈设简单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有一个稳定、良好的学习环境。”
“AB面”相结合,才能给予学生更立体的成长指导
作为老师与学生家庭之间联系沟通最直接的途径,一次有效的家访能让老师和家长更为全面地了解孩子的情况。因此,不少家庭会为此做足“功课”——疯狂大扫除、刻意营造环境、呈现“心意”,只为给老师留下好印象……可有时,家长的“良苦用心”未必是老师乐见的。
金山区张堰小学校长施慧丽有一个习惯——暑假跟着班主任老师一起去新生家家访。这六七年间,每年她都会走访10%左右的一年级新生家庭。在她看来,家访中,除了那些家长和孩子想要尽力展现的“A面”,她更在意观察的是孩子的行为习惯以及父母长辈的言行举止等小细节构成的“B面”。
家访时,有些父母会让孩子弹弹钢琴展示一下才艺,施慧丽会留心弹琴之际的“弦外之音”:孩子坐姿如何、弹完之后会不会自己合上琴盖、放好椅子;老师和家长聊天时,一旁的孩子是静静聆听,还是经常插嘴,抑或左顾右盼甚至“上蹿下跳”;一旦孩子调皮,家长会作何反应,是大声训斥还是好好和孩子讲道理;父母和长辈的教育观念是否一致……
多年的家访经历,有一个画面让施慧丽一直记得。那是一个37摄氏度的高温天,当老师的车在当地一处农民自建房前的水泥地停下时,一对母子早早站在家门口相迎。儿子站在母亲前头,母亲的双手环绕在儿子肩上,母子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那一刻,我和同行的老师都很感动,身为教师的神圣感、使命感油然而生。”施慧丽说,家、校良好的互动,真正了解一个孩子的成长环境,有助于给孩子更好、更有针对性的成长引导。
“对于家访,一方面我们希望能将学校所要传递的信息及时传递给每个家庭,另一方面也希望透过细节的观察,对孩子及其家庭有一个更直观、更全面的了解,从而在新学期开始后,更好地针对孩子的特性,因材施教。”施慧丽认为,老师在学校看到的学生,是群体中横向的他们,家长在家看到的,是从小到大纵向的他们,横向、纵向相结合,才能更为立体地看清每一个学生。家访的目的,正是全面了解的一个切口、一个开始。
作者:王星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片:文汇报图片库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