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中考进入倒计时冲刺阶段。今年是新中考首年,中考总分将从630分调整为750分。上海约有8万考生在经历了紧张、充实的备考阶段后,即将自信满满走入考场。
考前,文汇报邀请青少年心理专家以及各个学科教研员,为考生提供心理疏导,以及各学科实用答题指导。
只要终点未到,便要全力奔跑!相信通过保持积极心理状态,加上将平时所学尽力发挥,同学们在中考时能镇定自若、踢好“临门一脚”!
中考在即,初三的学生都已进入复习的最后冲刺阶段,如何利用好这段时间争取在考场上发挥出自己最佳的水平?下面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给同学提一些建议。
冲刺阶段目标不宜定过高
虽然每一名学生都希望在最后阶段能让自己的数学水平再上一个台阶,在中考考场上取得优异的成绩,但中考数学涉及初中四年的学习内容,想在最后这段时间里让自己的数学水平取得质的飞跃是很困难的。
所以建议学生不宜将目标定的过高,这样一方面会给自己造成过重的心理压力,不利于提升最后阶段的复习效率;另一方面一味追逐难题反而会忽视自身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况且中考试题的难度通常不会很大,即使是近年中考试卷中最难的题,一般全市得分率也很少低于10%。
因此要正确的认识自己的水平,将最后宝贵的时间用在“刀刃”上。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简易的方法:一般各区模拟考会公布各小题的得分率,看一下自己做对的题中难度最大的题(即得分率最低)是哪一道?还有哪些比该题难度小的题自己没有做对,这些题的错误原因是什么?看看该类题最后阶段是否还有提升的空间?只有在这些问题都已解决的情况下,再适当去做一些更难的题。
力争基础题少失分、甚至不失分
基础题的分值在中考题中一般占80%。基础题一般涉及的知识点较少,在平时训练时往往会有较高的重复率,通过专项训练可以有较好的提升效果。因此对于所有的考生而言,基础题的准确率是中考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因素,所以在中考时必须力争在基础题上少失分,甚至不失分。
建议临考前有必要再检查一下自己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上还存在哪些问题。错题整理是一个较为有效的复习方法,它可以帮助你找到自身知识的薄弱点,避免在考场上犯同样的错误。
在错题整理时,尤其要关注那些自己觉得会做,但在练习中又经常出现错误的题。对于这些错题,不能用“粗心”一言蔽之,而要找出其背后的错误原因。比如有学生在用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求解时,偶尔有计算错误,深入分析后发现他在使用公式求解时,有时会漏除二次项系数“a”,导致其在解二次项系数不为1的方程时会出错。除了错题整理外,还可再看一下前期的复习笔记,查找一下是否还有前期做题中没有关注到的知识点。
仔细审题,梳理解题方法
在数学考试中,常有学生会被一些看上去不难的题“卡”住,其原因除了审题不仔细,漏看或错看条件以外,很重要的一条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单一,没有形成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这些学生大多在平时做题时喜欢挑自己熟悉的题做,而遇到自己不太熟悉的题就选择跳过。时间长了,会缺乏在思维受阻时的应对经验和分析问题的基本策略,导致当试题考查的不是自己擅长方法或试题形式比较新颖时就容易遇到困难。
因此建议学生在最后阶段,将之前解题出现过的方法进行梳理:
首先,是了解哪些方法是自己已经掌握的,哪些方法是老师讲过但自己平时使用较少的,尽量为自己多准备一些解题方法,这样,考试中解题困难时,就不至于太过于慌乱。
其次,是了解各类方法的特点与使用场景,按照自己的思维习惯,按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尝试,逐步形成一套比较稳定的个人解题策略。每个人的特点不同,策略也可能不同。有的学生擅长计算,那么他在解综合问题时,方法上的选择余地较大,只要能找到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联系,建立方程(组),即使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只要在其计算能力范围内即可获得正确答案。而有的学生计算能力较弱,那平时就更需要关注方法的多样性,学会如何深挖条件,选择恰当方法,找到未知与已知之间的直接联系,尽量避免陷入超出自己能力的复杂计算。
迎考的最后阶段,还要调整好自身的生理状态与心理状态。虽然决定你数学考试成绩的是你的数学能力,但考试成绩也会受到其他因素如考试时注意力的集中程度、情绪的亢奋程度等影响。所以考前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和适度紧张的心理状态,使自己的数学能力水平能充分地体现在中考数学成绩上。
作者:黄浦区教育学院初中数学教研员陈磊
编辑:张鹏
责任编辑:樊丽萍 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