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我们正经历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次战争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了战士!为生命而战!
在这次的疫情面前,我们身边的每一位同事、同行、学生,都展现出应有的担当,他们以行动回应了“国有战,召必应,战必胜”,他们出征的誓言至今还在我的耳边回响。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对我们年轻人来说,更需要知道,知识就是最好的免疫力,合作提供最强的战斗力。要战胜疫情,需要科学,更需要所有人的携手合作!
从0到万再到0,中止疫情不仅需要医护和科学家,更需要所有人携手
从数据来看,中国大多数城市感染人数保持多日零增长,情况不断向好。令人担忧的是新冠肺炎开始在全球多国爆发。2月27日WHO总干事谭德赛表示:“中国防疫经验表明,只要采取正确的措施,就可以控制疫情。现在中国以外地区才是最大担忧,全球疫情处于关键时刻。”
面对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的困惑是:这次的病毒与其他病毒有什么不同?为何能够如此快速传播?
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也许可以部分回答这一问题。
回顾世界上历次重大流行病事件,从最早的鼠疫,到SARS、埃博拉病毒、再到这次的新冠肺炎,可以看出,人类的生存发展史就是一部与传染病作战的斗争史。人类战胜传染病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彻底消灭病毒,第二种就是通过疫苗或药物长期控制它。但到目前为止,唯一被消灭的只有天花病毒。
流行病如何传播?电影《传染病》形象地再现了这一过程。影片最后一幕还原了第一天的故事,简言之——携带病毒的蝙蝠的粪便落入猪圈,食用了蝙蝠粪便的猪被运往饭店,处理猪肉的厨师没有洗手,与一位女士握手,导致这位女士感染病毒死亡,最后形成人传人的大规模疫情发生。
回到现实,新冠肺炎的传染能力如何?
传染病学上有一个特殊概念:基本再生数。目前统计分析,新冠肺炎基本再生数为3.77,即平均1个感染者传染约3.77个人。这个数值要高于SARS和普通的季节性流感。
病毒从天然宿主到中间宿主,再到人,形成了传播的全链条。如何确认新冠肺炎病毒的中间宿主——从蝙蝠到人的中间环节?科学家发现,SARS爆发的中间宿主是果子狸,中东呼吸综合症中间宿主是骆驼。
为了揭示新冠肺炎的真实面目,中国科学家前所未有地团结,他们联手在疫情发展早期,就迅速完成了病毒分离和基因组测序。
经过基因组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科学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与蝙蝠的冠状病毒的受体结合域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89.2%,和穿山甲相关序列相似性高达97.4%。这一结果提示了,蝙蝠可能是新冠肺炎病毒的天然宿主,穿山甲是潜在的中间宿主。综合分析,蝙蝠似乎是该病毒的宿主,中间宿主尚未查明,还需进一步明确。
报告指出,新冠肺炎的聚集性传播有78%-85%发生在家庭中,而且易感人群从儿童到成人到老年人,是全方位的,特别是那些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因此,特别提醒所有人,尽量不要去人多的地方,保护好自己和家人。
今天可以清楚看到,新冠肺炎在国内的传播模式:是通过武汉特定人群扩散到社区,形成社区传播。又由武汉传播到周边城市,进一步蔓延到全国。
基于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国家一开始积极采取了对患者、疑似人群隔离以及封城等重要的公共卫生预防措施,对于有效控制传染源发挥了重要作用,成效显著。
世卫组织考察组组长也积极评价了中国隔离措施的效果,他说到:“中国的方法是目前我们知道的、唯一已被证实确实有效的方法。”
这个结果凝结了众多科学家以及疫情中每个人携手合作的奉献。
此次疫情也体现了公共卫生“三级预防”的重要性,涵盖新冠肺炎的预防、临床前预防,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临床预防和治疗等。今年我们计划开设一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导论》选修课,这门课也将向大众开放,让更多的人借此了解公共卫生基础知识。
平静安宁是因为总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大类RNA病毒。其中,新冠肺炎病毒与SARS病毒和MERS病毒属于同一亚类,危害严重。
这个邪恶的病毒通过表面的S蛋白与人体细胞的ACE2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如果把人体细胞想象成一间房屋,把新冠肺炎病毒想象成强盗,那么,ACE2就是这间房屋的“门把手”。病毒通过S蛋白与ACE2结合打开门,长驱直入闯进人体细胞。有研究表明,病毒S蛋白与ACE2蛋白亲和力是SARS的10-20倍,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它的传染力这么强。
我们同事的团队利用最新单细胞测序技术发现人体多种脏器细胞都具有ACE2基因表达,提示这些器官也有可能受到病毒感染。
为了在临床上进一步弄清新冠肺炎病毒的致病机制,一批我们的同道活跃在病因诊断这个看不见硝烟的医学战场的最前沿。在第一批上海援鄂医疗队领队、来自交大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的郑军华教授的大力促成之下,对首批新冠患者遗体进行了解剖。上海唯一派出的一支6人援鄂病因检测小分队也来自于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和基础医学院,从筹备到组建仅仅用了半个小时,他们被称作是医生背后的医生。在我们眼中,病因诊断是“离病毒最近的工作”,相比救治病人的一线医护人员,他们的感染风险可能更大!
战斗不仅在抗疫前线,还有更多幕后英雄默默守护
新冠肺炎的诊断标准,主要基于病人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史,进一步结合临床表现、肺部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测进行综合判断。最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核酸检测方法,来帮助确诊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
在临床检测方面,我的同事们一直奋战在科技战“疫”的一线。1月24日,我国权威检验机构鉴定合格的首个新冠肺炎病毒检测产品中,就有一项重要的支撑技术来自于我们的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古宏晨教授团队。
同时,前几天获悉交大医学院谭蔚泓院士团队发明了一种便携式的现场快速分子诊断新技术,使得普通民众按照产品说明书即可在家自行完成检测,有望解决集中检测造成的医疗资源透支和交叉感染的严峻问题。
我还特别想分享我身边的一个故事,与我共事了十几年的同事邱红玲老师在疫情发生之初正在湖北黄冈休假,于是她第一时间给学校发来了一封特殊的“请战书”,申请暂时不返沪,同时放弃休假志愿加入钟南山医学基金会病毒快筛团队。从1月28日至今,她已辗转三地,一直与团队日夜奋战在检测一线,并已协同当地疾控中心建立新型冠状病毒快速筛查体系,实现采样体系规范化和检测方法规范化,为疫情防控所需的“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提供支持。
诊断后的治疗也尤其关键。遗憾的是目前尚未有特效药。我们众多的同行和同事们正日以继夜地进行药物、医疗器械研发,并在临床上不断地探索。也许我们无法直接参与抗疫,但我们可以防护好自己,并提高免疫力。一个特别重要的提醒:要坚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疫情期间也需要调整好自己的生活方式,保证科学适量的有氧运动和充足且有质量的睡眠。此外,保持积极乐观情绪对于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机体炎症反应,也非常的重要。我还特别希望年轻人能思考一个问题。经历疫情的洗礼,生命的考验,我们都将收获成长。现在,你们对生命的价值有些什么新的思考吗?
疫情带给我对生命价值的重新思考在于:崇尚热爱自然情怀。我们每一个人都该真正懂得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科学精神,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知识可以提供最好的免疫力,当下,每一个年轻人学好自己的专业,掌握科学规律、科学方法,练就过硬本领,就是对防疫最大的贡献;携手合作共同应对,不论是抗疫,还是科研,需要的是携手,当下更需要携手提升全民公共卫生素养和健康意识,众志成城、守望相助。
作者:王慧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姜澎 唐闻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