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孙俪的“育儿观”刷爆热搜。
她说:
当孩子有不满,愤怒,悲痛的情绪发生,他需要的只是你的一个拥抱,不要说教,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支持他,鼓励他,那些大道理等他们情绪好的时候再去说吧……
没错,不顾虑孩子情绪,就讲道理也是一种“家暴”。
演员小陶虹在某节目中,就说起过自己吼孩子的经历。
一次临出门了,孩子打翻了牛奶,她当时很本能的去跟女儿大吼:“你怎么回事啊!”女儿当时吓得一哆嗦,没有哭,特别惊惧的看着她。
她看着女儿,很快意识到自己错了,于是开始反思自我。
之后没几天,女儿再一次不小心打翻了牛奶。这一次她没有大吼,而是过去抱住女儿,低声安抚:“害怕了吧,没事儿没事儿”。
这次,有了安全感的女儿哇地一声哭了出来。同样都是打翻了牛奶,但是很明显,第二次的处理效果比第一次更好,更值得提倡。
孩子是敏锐且敏感的,我们要懂得尊重他们。
就像绘本《妈妈发火了》描述的一样,当孩子调皮是,大吼大叫的妈妈从嘴里喷出长长的黑色的火焰,像龙卷风一样将孩子卷入无边的黑暗,孩子想哭,却哭不出来。
在妈妈面前,孩子突然消失了。妈妈不知道,孩子其实是被她愤怒的黑色火焰吞噬了。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画面:
带孩子去游乐场玩,直到天黑了他都不愿意回家。你说回家,他非要再玩一次。
你劝说他:时间到了,我们再不回家就黑了。甚至对他又吼又喊,但他依然不肯走,还哇哇大哭,一点辙都没有。
每次和娃讲道理,都会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
我一朋友遇见这事做法超赞,简直是教科书式的示范。她没有阻止孩子,也不劝说,更不会吼孩子,而是对娃说:
“你可以玩,但我们就没钱打车回家了,要走回去,你同意吗?”
孩子欢快的答应了,玩的也很欢乐。最后回家时,儿子说,“妈妈,我们打车回家吧”。妈妈说,“我们没有钱了,只能走回家”。
孩子虽然无奈,但也只能乖乖地和妈妈走回家。路很远,天也越来越黑,孩子又害怕又累,就这样,他战战兢兢的和妈妈走回了家。从那以后,孩子遇到这样的事,便再也没纠缠过,更不会随便闹情绪。
正如卢梭所说:跟孩子讲道理,是最无效的教育。对孩子讲道理是下下策,有时候让孩子亲身体会才是教育的良方。
有人不解:为什么苦口婆心地对孩子讲道理,都变成了无效沟通呢?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孩子只能从自己出发看世界。
脑科学研究表明:孩子3岁前,给他讲道理根本没有用。我们都知道,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左脑负责逻辑思维,讲究秩序和规则;右脑负责形象思维;用来接收和解读情感信息。孩子3岁之前,左脑发育还不完善,逻辑和理性比较弱。更容易被自己的感受所控制。
简单来说就是,就是孩子太小,理解不了道理。
举个例子来说:
当成年人看到桌子乱了,大脑会根据之前的记忆进行思考,经过对比,他会发现桌子乱了,需要打扫。但对孩子来说,他看到桌子乱了,是不会觉得乱的,因为他的思维能力还没有发育好。对他来说,桌子乱只是眼前的场景而已。就算你对他说,“要打扫卫生”之类的道理,他也听不懂、听不进去,因为他只关注他眼前的场景。
所以,当我们再看到熊孩子干的各种无脑蠢事,也不用感到奇怪了。
仔细想一想,成年人和两三岁的孩子讲道理、谈条件,根本就是开玩笑。
就像博士生对没上过学的人谈微积分,简直对牛弹琴啊。
或许,父母和孩童思想碰撞的那一刻,才是亲子之间最大的隔阂吧。
有一句话说的好:“幸福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在不了解孩子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错误的管教方式,能毁掉他的一生。
编辑:金婉霞 陈曦(实习生)
责任编辑:顾军
来源:综合自小楼谈心理、童画少儿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