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供应链正在变化中形成新趋势,一次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大转移也正在行进之中!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黄汉权今天出席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的“创新、资本与技术转移国际学术会议”上指出,造成当前全球供应链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包括:要素成本的变化,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影响,以及发达国家开始启动的再工业战略和供应链安全战略。此外,新北美自贸协定(USMCA)等区域性经贸规则的实施,一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等,也都对全球供应链产生影响。
黄汉权介绍,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全球供应链一度呈现“金三角循环”。简言之,以欧美日韩为中心的一极,主要是高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和以关键核心零部件为主的先进制造业的提供者;以中国和东盟为代表的一极,主要从事以加工组装和基础零部件为主的密集型产业;以俄罗斯、澳大利亚,中东还有南美为代表的一极,主要从事能源、原材料产业。
在由这三极组建的“金三角”中,跨国公司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常常是全球供应链建立和演变的主导力量。
对跨国公司来说,过去,全球供应链的布局最重要的考虑是劳动力成本因素,而发展中国家企业主要以制造商的角色参与全球供应链。在这个一度稳定的“金三角”格局中,中国日益成为全球制造中心。
“但是近年来,随着世界增速东快西慢,经济力量对比开始发生变化,一些发达国家感到了危机,一些经济体纷纷把供应链和国家经济安全挂钩,开始制定并实施一系列供应链战略和政策。在跨国公司的全球布局中,除了经济层面,供应链的安全也成为一个考量的因素。”黄汉权继而分析,目前影响全球供应链变化的三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正在通过产业转型、迈向价值链的中高端水平。东盟和印度由于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加之出台大力度的优惠政策,有望成为新的世界工厂;而美国则希望重振制造业,但不可否认的是,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也有所抬头。
“过度强调供应链的安全,会助长反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情绪,会使各国回到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一个国家如果过度强调技术自主化,对其他国家实行技术封锁,那势必会阻碍国际创新合作和技术转移。”黄汉权说,应对新变化,中国应该坚定不移坚持经济全球化,反对经济民族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
另一方面,对中国企业来说,当前更应该努力攀升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环节,提高价值链水平。中国在消费品工业和原材料型重化工业积累了一批优质产能,可以通过“一带一路”建设“走出去”,开展更多国际合作,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跨国公司,推动中国从产品输出向设备、技术、服务、品牌和标准输出的转变。
上海师范大学“全球创新资本研究院”也于今天举行揭牌仪式。
作者:樊丽萍
编辑:朱颖婕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