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王思聪又双叒叕上了热搜。
因为有媒体报道称,他小时候一直以为自己家境平平,到16岁才知道家里这么有钱。他跑去跟他的父亲王健林求证。王健林回答“这都被你发现了。”
这番话让很多网友怦然心动,纷纷表示“我都二十多岁了,我爸妈可真沉得住气啊”。
也有人讲了自己的故事:
别跟你的孩子哭穷,呈现真实就是最好的教育
看起来,“骗小孩”这件事,中国家长是做得炉火纯青了。很多事听起来挺好笑的。但如果你知道这种骗对孩子的恶劣影响,肯定就笑不出来了。
我其实一直非常反对父母跟孩子哭穷——本来家里条件还行,却非得骗孩子说日子多么难过,钱多么不够花,让孩子从小就觉得人生怎么那么苦,花一毛钱都有负罪感,最后形成根深蒂固的穷人思维,一辈子都改不了。
但大人们还沾沾自喜——他们只看到“把家里说得穷一点”能让孩子懂事、知道省钱,却看不到孩子由此而生的自卑、匮乏感、对钱的执念……这些坏作用,很可能毁掉他一生的幸福感。
而且,孩子最后总归会发现家里的真实情况。
如果你一直说“我们家买不起一百块的玩具”,最后他发现原来家里存着几十万,他一定会觉得父母是不诚实的人,内心的信任会崩塌。
其实只有两种极端的家庭,需要对孩子稍作掩饰:富得没边儿的,或者欠着巨款的。
其他绝大部分普通人家,直接跟孩子实话实说就很好。呈现真实,往往就是最好的教育。
“说真话”就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不只是钱,其他方面更是。只要有可能,我尽量不骗孩子。
有次儿子玩ipad不写作业,我严肃批评了他。他有点怕了。隔一会就过来问我:妈妈你爱我吗?问了四遍。
头三回我都很正常地说“爱”,到第四遍才有点意识到他在想什么了,就说“你记住,妈妈爱你这件事是没有条件的,无论你表现好不好,妈妈都爱你。”
他立刻开心了。颠颠儿地跑了。
我瞬间觉得这样可能又会让他放纵自己。于是喊住他说:“虽然无论怎样我都爱你,但你表现好时我是开心地爱你,你表现差时我是忧伤地爱你。”
他想了想,说“那我尽量让你开心地爱我。”——正合我意。
我在微博上讲了这件事,有网友留言说:哈,你套路儿子。
是套路吗?我想了半天,觉得还真没有,因为我说的每句话都是真的。
其实,如果你足够爱孩子,在教育孩子时发心也足够善意,那往往“说真话”就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可惜,我们中国的家长,都太习惯说谎。
明明很爱孩子,也会在孩子表现不好时,吓唬他“我不爱你了”。你可能随口一说,但孩子是非常认真的。
你以为这种恐吓让孩子乖乖听话了,你得逞了。却看不到这种话带给孩子的极大震荡、不安。他会觉得妈妈的爱摇摆不定,他的处境非常危险。
人的安全感就是这么丧失的。
父母不应用自以为是的小聪明毁掉孩子对世界的信任
更糟糕的是,很多时候,大人会故意去说低级的谎。
你信誓旦旦说,“就去医院看看,不打针。”孩子信你了,结果到了医院,怎么不打?你说“打针不疼,像蚊子咬一样。”结果,怎么不疼?你说“张开嘴,就看看,不拔牙。”结果,怎么不拔?
这种事太多了。
我们常常为了达到眼前的小目的,去说特别低级的谎,这太傻了,而且后果也太恶劣了:第一,孩子会对你严重不信任;第二,你的权威会迅速跌落;第三,你会给孩子造成认知混乱。
典型的因小失大。你以为自己多机智?
中国孩子多多少少都有点犹豫不决,拿捏不定,搞不清状况。也多多少少都有点玩世不恭,不信任他人,不愿遵从规则……
这一切,都跟父母的不诚实密切相关。
因为在孩子心里,父母是最大的权威,父母说的话,就是天,是法律,是教科书。
而一旦这个教科书漏洞百出,孩子的认知就会混乱,不知你哪句是真哪句是假,更无法形成稳定的三观,无法对世界产生信任和安全感。
这真的有点糟糕了。
当一个人对全世界都不信任,他可能幸福吗?
不可能。
因为人的大部分幸福,都必须有信任打底。信任是人一个很重要的能力。虽然偶尔有坏处,但它的好处显然更多。
之前有记者问著名投资人徐小平“不担心被人骗吗?”,徐小平说:“在人生的果园里,我因为信任收获的果实比因为怀疑失去的更多。”
可气的是,很多父母,正在用自以为是的小聪明,毁掉孩子对世界的信任感。
父母对孩子说的90%的谎,完全没必要
真的,是时候反省一下我们的欺骗行为了。
别以为“开个玩笑嘛”“孩子又发现不了”“就那么一说,没什么大不了”……
不对。这事挺严重的。很可能因为你的不以为意,孩子一辈子都无法建立良好的内心秩序,一辈子都活得乱七八糟。
所以,如果有时候有些话你不知道怎么跟孩子说,那么首先考虑实话实说。
如果你下意识地想编瞎话,请先停下来问问自己“说实话不行吗”。仔细思考后你会发现,我们对孩子说的90%的谎,都完全没必要。
绝大部分时候,你都可以并且应该真诚地告诉孩子真相。
比如打预防针疼,就告诉他,会疼,但如果不打这个针,以后要打更多针,更疼。就很好啊。
比如他表现不好,你就诚实地说,“你不好我也爱你,但我是忧伤地爱你”。没有一个孩子希望自己让父母难过,所以你这句话同样可以促使他好好表现。
比如“我是从哪里来”这个古老的问题,你完全可以老老实实告诉孩子:我生的,生的时候可疼了,但妈妈为了和你在一起,一点也不怕。
别做那种无知、肤浅、自以为是的父母了。
尽量诚实地跟孩子沟通,让他能够清晰准确地认识世界,帮他构建稳固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这才是你对孩子最长远的负责,也才能赢得孩子对你最大的爱和尊重。
作者:李月亮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顾军
来源:“李月亮”“太太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