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国务院、教育部等先后出台多个文件,要求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上海也于去年底公布了《上海市民办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和《上海市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管理办法》《上海市非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管理办法》(简称“一标准两办法”),明确了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重点和治理举措,在规范培训市场方面初见成效。
近期,上海各区教育局又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等相关文件要求,公布了本市第一批文化学科类校外合格培训机构名单(简称“白名单”)。上海的“白名单”制度建设,结合地方工作实际,体现了“疏堵结合、积极稳妥”的工作思路,有助于促进教育培训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具体而言,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聚集重点、促进规范、稳步推进
上海本次公布的“白名单”为“第一批”“文化学科类”校外合格培训机构。遵循了国家专项治理的指导方向,主要聚焦在面向中小学生开展语文、数学、外语及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培训的机构。对于目前尚未列入“白名单”的校外培训机构,一旦通过审核,也将在后期逐步纳入到“白名单”的公布名单中,体现了以规范促建设的初衷。对拒不整改、未经批准登记擅自举办、违法违规开展培训活动的校外培训机构,将在多方取证、证据确凿后,依法予以查处。这体现了教育部门在坚决维护教育消费者权益的同时,兼顾维护培训机构的合法权益。
二、标准明确、评判严格、公布审慎
市教委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明确的“白名单”评判标准,对区教育局相关管理人员开展了培训。在筛选过程中,采取了多元评价的方法,利用管理平台上的基础数据,结合各区事中事后监管的信息,按照评判标准中对办学资质、安全管理及其他相关情况的要求予以严格审查。本次上海市分批次审慎公布“白名单”培训机构,达标一批公布一批,杜绝出现以次充好、鱼目混珠的现象,体现了对学生、家长、机构的高度负责。
三、动态管理、综合治理、长效机制
上海对“白名单”实行动态管理。首先,公布培训机构的范围将依据《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等法规制度调整情况适时调整。其次,对仍在整改的机构如达到规范要求,将在以后批次的“白名单”中陆续公布。再次,本次公布的机构如有查实的违法违规行为,将移出“白名单”。同时,市教委正在探索建立校外培训机构信用分级评定、动态管理机制等制度,形成综合治理的格局。各区教育局将根据国家新规,通过年度检查、专项检查、巡查督导等形式,关注培训机构的办学规范性,动态更新“白名单”。“白名单”制度建设融入市、区两级政府的日常工作后,将形成长效机制。
“白名单”制度建设,对推动校外培训市场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上海从文化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着手,分批次公布“白名单”的做法比较切合当前实际。规范校外培训市场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建设、创新管理手段、引导社会理性消费、指导机构加强质量意识。
作者:上海市民办教育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王欣
编辑:张鹏 金婉霞
责任编辑:许琦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