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秋天容易变得秃头,不仅因为换季,还因为秋招使人愁。
这不,今年份的互联网企业校招高薪榜单这两天已经砸到大家面前了。有人看了眼红,有人看了心凉。
巨头企业的校招,在算法工程师、安全工程师等技术岗位,给博士生开出35万到72万不等的年薪,还有股票、分红、人才奖金、补助等各种福利。
硕士生的榜单看起来也十分诱人了。乍一看去,都是叫得上名字的大公司,基本上都给工程师岗位开出了30多万的年薪,算法工程师尤其吃香。
这份新鲜出炉的榜单似乎能和之前的“2018年应届生高薪专业排行榜”互相印证——赚钱最多的专业,全是有关信息技术、软件工程、智能科学的。
21世纪最缺什么?人才。
21世纪有钱的互联网企业最缺什么?搞计算机技术的人才。
初入职场两三年的90后,跳槽跳来跳去也没见自己的工资涨多少。资历比不上老员工不说,更是还要眼看着校招里的应届生年薪碾压自己。
处境十分尴尬,心情十分郁闷。
于是,每每这种“高薪专业榜”出炉,都会引来一阵充满悔恨的感叹:
“学什么文科!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老话怎么就不听呢!”
“我高中那节数学课就不该睡觉,没想到抬起头来后彻底改变了人生。”
“高考选专业的时候怎么那么没远见,没学个跟计算机沾边的?”
“……既然我是没希望了,就让我儿子以后做程序员光宗耀祖吧。”
然而,这种榜单真的能说明“我学了这个专业就一定也能赚到这么多钱吗”?
这么想,也太小瞧拿到这些offer的人了。
那份校招高薪名单上,很多人只看到了令人羡慕的数字,却忘了岗位后面基本都标着sp或ssp,说明这样的offer本来就是发给更优质、更被优待的人才。
能获得这类offer的人,不是博士,就是硕士。不仅要在校成绩拔尖儿,而且在ACM区域赛获奖、在顶级会议发表过论文、有过硬的学术项目或实习经历等条件,都是人家竞争的加分项。
换言之,能刚毕业就拿到BAT50万+年薪的“程序员”早已脱离了低级趣味,是千里挑一的人才。“学了计算机专业就一定能在这个行业赚这么多钱”的幻想,是不成立的。
99%的人:
况且,这两年也有行业观察者在警惕行业饱和的状态:俗话说,在北京西二旗的一节地铁里打个喷嚏,就能让10个算法工程师同时被传染感冒。
不止是高校大力培养算法岗位的人才,被风向吸引而转行的求职者也不在少数,这却容易造成普通技术岗位的饱和。
或许道理是这样的:任何行业都是金字塔,能一开始就站在上游的没几个;盲目跟风涌入的越多,反而成为炮灰的概率也越大。
但现实向来这样:什么行业最吃香,它势必会反映到普遍的社会认知中,诱惑人们做出最主流的选择。
不用说以后,家长们和高考生现在已经把这方面的专业捧成了最热门的之一,连幼儿园5岁的孩子都开始抢着报名编程课。
当你知道一个行业是当下的香饽饽,谁都想赶紧抓起一块敲门砖。
平时我们耳濡目染的各种宣传,更是在这样暗示你:“选对了专业就能挣大钱走上人生巅峰!”
特别是跨专业考研或保研,堪称步入社会前最后一次修正自己人生的机会。
然而,这些榜单总让人误解只要自己跟上了潮流,就一定能获得当下最时兴的成功。
这样的集体性追逐,其实发生过不止一次了。
好几十年来,我们的社会都是通过“热门专业”来反映谁是时代的弄潮儿。
有些专业的兴起和衰落,可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时谁也不能预料到,后来的时代趋势偏到别的地方了。
比如1977年恢复高考后,80年代初的中文、历史等人文基础学科,是所有高分学霸向往的天堂。
那时的社会风气崇尚“形而上”的学问,有些中文系学生看到拿着算盘去上课的会计专业学生,会觉得他们像是账房先生。
然而30年后的现在,学文史哲已经渐渐没有了光环。整个社会风气已经不再认为学文史哲是一种时代的使命,只是向他们投去垂怜理想主义者的眼光:孩子家里一定是有矿。
不为别的,只为现在人文类学科的就业情况僧多粥少,并不乐观。
21世纪初,马云等大佬建立起的电商帝国,让“电子商务”这个新兴专业迅速走红,仿佛是下一个马云们的必经之路。
10年之后人们却发现,这个行业催生出的学科,连定位都依然不明晰。有的学校把它归在商学院,有的在管理学院,还有跟物流专业并在一起的。
最要紧的是大家发现,似乎成为下一个马云的梦,不用非得学习电商专业才能达成。现在亲戚再听说你是学电子商务的,可能误以为你要去某宝店当客服。
更残忍的是,新入坑的菜鸟学生经常会听到学生学姐感叹学这个好像没啥用,只好在网上急切地求问:真的没用吗?
还有的热门专业,热是真的很热,但最后就业时却觉得自己很凉。
法律这种经世致用的学科,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被视为又体面、前景又光明的专业,中国有近700所高校开设了法学专业。
外人以为法学生最难的坎儿是要背法律条文背到头炸,殊不知他们真正发愁的是屡屡登上教育部公布的“X个低就业率专业”,发现不是每个法学生都能实现身为法官、一锤定音的幻想。
曾在80年代被瞧不起的会计专业,在90年代经济腾飞后终于翻身做了主人。
因为眼看经济形势好,大家都觉得会计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可能找不到工作的人——哪个公司都离不开会计啊。
但好找工作,不等于能找到理想的工作。
截止2016年底,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估中心统计全国会计师从业者1260万人,累计报名参加会计考试的有2487万余人,约625万人取得相应资格。
行业现实是,90%的从业人员从事基础核算工作。社会上短缺的是高级会计人才,而刚毕业的财会专业学生只是掌握了基础专业知识,又缺乏工作实践经验,必定要捱过一段又辛苦、赚得又少的日子。
经济、金融等和时代进步紧密相连的“入世”学科也有类似的情况。
社会的希冀影响了最优秀学生的选择,他们的选择反过来又给后辈以暗示——学经济金融,就是最符合时代要求的选择。
然而事实上,有的人在大学真正上课之前都不知道经济和金融专业的区别,只是以为只要和钱沾边、听起来能从事高大上的行业就行。
高考生们对经济金融类专业的追捧,和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是同步的。特别是高考状元的命运与此息息相关,他们中的很多人,不是选择了北大光华,就是选择了清华经管。
更产生落差的是,因为盲目而产生的不切实际的幻想。
的确,你不学习专业的金融知识可能就对行业一窍不通,连靠这条路发达的大门都摸不到;但是学了这些专业并不代表每个人都能借此走上行业正规,一夜暴富。
残酷的就业竞争中,假如一个人的学校没有竞争力、自身成绩不过硬、实习经历跟不上……各种条件都不占优势的话,那么很显然,仅仅一个专业的招牌帮不了太大的忙。
多少985、211的毕业生想在银行混出头,都得先从又苦又累的柜员做起呢。
所以说到底,现在看着哪个行当赚钱多,羡慕嫉妒得眼红,也没什么必要。
因为别人都在学什么,不代表我学它也能成功;这个行业最能赚钱,不代表我也投身进去就一定也能赚很多钱。
这个道理不止适用于当下最火的计算机科学。
2016年,教育部的数据显示,全国本科毕业生所学人数最多的十大专业分别是:
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汉语言文学、英语、艺术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临床医学和会计学。
它们看上去一个个都特别契合时代的脉搏:全球化时代,和国外搞贸易,有用;程序员赚得多,有用;文科生学个汉语言文学就是万金油,有用……
但是它们只能反映人们对这个社会所需岗位的理解,没有一个能保证谁就获得了在社会里万能的通行证。
毕竟人生的成功和失败,又不是靠在最开始设置了“专业”,就能计算出结果的。
等走出学校、在社会的大门前争夺一个入场券时,神仙打架拼天赋、拼智商,一般人没那么多光环就拼努力、拼实绩。单单羡慕人家选对了专业没用,沾沾自喜以为选对了专业就高枕无忧,更没用。
反正志向这东西谁都有,就看怎么实现了。
作者:贾小凡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姜澎
来源:综合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