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服务业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已超过50%,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支柱和新动力。尽管第三产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持续上升,但我国目前优质服务供给仍严重不足,仅今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贸易逆差几乎与货物贸易顺差相当。
近日,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和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发起的首届卓越服务论坛上,多位来自泛服务领域的大咖表示,随着人均寿命逐渐延长,健康、娱乐、旅游等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将从产品差异化转为服务差异化。
“中国的服务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论坛上,中欧经济学与金融学兼职教授、中国人民银行参事盛松成援引一组数据,国家统计局公开数据表明,1978年至2018年前三季度,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从24.6%上升至53.1%。
“随着消费结构升级,人们不再满足于好的产品,更需要好的服务。”盛松成表示,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与人均收入水平一般是正相关的。根据相关研究,当人均收入水平7100美元至9200美元,服务业会加速发展,而目前我国人均GDP恰好处于这一区间。
然而,根据世界银行2016年数据显示,当年,全球经济总量排名前15的国家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平均为69.8%,我国仅为51.6%。制造业中的高端部分,如研发、设计、专利、品牌、版权等,绝大多数是生产性服务,是中国目前最薄弱、最需要发展的环节。
“没有高科技和优质的服务业,就不可能有先进的制造业。”盛松成认为,服务业是中国未来改革开放的重点领域,增加服务业的有效供给将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只有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才能充分释放服务行业的活力,彻底改变优质服务供给不足的现状。”
服务行业处于快速发展中,企业要想打造卓越服务,必须紧跟消费升级趋势和行业发展潮流。这也对企业设计服务和进行创新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执行教务长Inès Blal认为,服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行业,很多企业在生产方面做得很好,但把传统做法移植到服务中时往往就会面临问题。因为服务是共创和共建的,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互动。因此,如何设计服务流程,进行服务方式的创新,是企业必须考虑的。
“找到游客的痛点、诉求、渴望,才能打动游客的心。”华侨城旅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锋认为,要做到内容为王、产业融合、全域联动,给消费者提供多元化的、全新的体验,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认同。
丽思卡尔顿多家豪华酒店分管副总裁、深圳星河丽思卡尔顿酒店总经理Iwan Dietschi则认为,企业文化与领导力对打造卓越服务非常重要,必须由内而外地创造服务文化。“作为服务型领导者,必须表现出高度的可信赖性和积极的态度,协助建立信任的环境,提高员工整体敬业度。”
作者:李晨琰
编辑:朱颖婕
责任编辑:顾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