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半夜潜入卧室亲吻儿子,婆婆新婚之夜要和儿子一起睡、女儿成年结婚后衣服还要送给妈妈洗……
这些匪夷所思的新闻背后,有着扭曲的家庭关系的心理成因:长期以来,不少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缺失、夫妻关系淡薄、母亲过度参与到亲子关系中来……
生活中常见这样一类人,他们虽已成年却凡事依赖妈妈,认为妈妈说得都是对的,俨然一副离开了妈妈就没法独自生活的状态,这样的人也被成为妈宝男或妈宝女。
“凡事我妈说”——妈宝男、妈宝女的口头禅,谈恋爱、结婚避找妈宝也成为很多人在经历切肤之痛后的共识。
妈宝该怎么治愈?且听华人心理治疗基金会发展基金会执行长、台大医院精神医学部兼任主治医师王浩威怎么说。
大家好,我来自中国台湾,我从1987年就开始从事心理治疗,1998年开始有自己的心理治疗诊所。今天想跟探讨的晚熟世代。
这个世代是相对晚熟的。
我遇到一位来访者是一个老妈妈,她跟我探讨她32岁的女儿,问我要不要去法院告她?这个女儿32岁,在家里不出去工作。这个妈妈很传统,就开始训她。
女儿说,“你侵犯了我的人权。”其实,这个32岁的女儿在14年前18岁的时候,就被妈妈带来找我。当时,她因为一场失恋就不想去上高三的课,这个妈妈求她去考高考,求她去上学。
这就是典型的“妈宝”,什么事情都让妈妈帮忙。不知不觉14年过去了,32岁了,如今却让妈妈恨之入骨,要遭受女儿的语言暴力、肢体暴力。
晚熟世代在全世界都很普遍。在意大利,他们形容养在家里的大宝宝、大娃娃;西班牙很多形容他们是“千元族”,一个月赚千元,花光了就够了,像我们讲的月光族。
还有啃老族还有日本讲的NEET族(注:“Not in Education,Employment or Training” 不上学,没有工作,也不接受职业培训的人)。这是全球的现象。
他们小时享尽所有父母的照顾,长大后就变成越来越晚成熟的情形。进一步看他们的个性,其实就是北京大学徐凯文教授所提出来的“空心人”:看起来很亮丽,可是内在没有什么自信。
这样的晚熟人也慢慢进入职场。在台湾,很多公司的人事部门常常接到父母打电话说,“你们公司能不能不要让小孩子上那么多夜班,不能不要让小孩子承受那么多不必要的训练”。
事实上有这种“妈宝”,这个背后有一个直升机父母:无所不在,帮助、掌控、控制、照顾……无所不在,进入社会的时候也产生干预。
在华人社会,父母对小孩子的管教介入越多,小孩子以后对自己的自我挑剔的程度也越高,忧郁和焦虑也特别高。
事实上,一个完美主义者对社会的适应不良,跟成长过程中父母提供一个太美好的环境有关系。这样的美好让他们不必经历失败。
完美主义的背后就藏着一种对失败的恐惧,从来没有摔跤的人会把摔跤想象成很痛苦的事情。
心理学家艾瑞克森把人分为八个阶段,从婴儿到青少年、青年,如果前面几个阶段是失败的,比如说基本的信任,连写功课都要父母盯着,那当他们进入社会,就开始出现危机。他会想,“社会跟爸爸妈妈讲的不一样,跟学校讲的不一样?”
既然有危机、有问题就会探索,开始去看这个社会真正的面貌是怎么样?当然这个探索是有风险的,比如他可能会喝酒、抽大麻、抽烟;也可能去试着参加服务型社团以及参与社会更多的关怀的事情。
当他有了这个探索,知道这个世界长什么样,才知道人生想干什么。按照美国1985年左右的研究,人到23岁左右,就是大学毕业的时候。才找到了自己的人生选择。
有的人在成长的时代并没有这种探索的机会,他们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另一种却是永远在寻寻觅觅,不断换专业,换工作,眼高手低,总觉得没有兴趣,做什么没有多久就跑了。这两个都是晚熟的情形。
从心理学领域看,小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与父母分离的过程。小孩子慢慢往外爬,再回头看,妈妈还在,就敢继续玩;当离开妈妈的时间就越来越长,这个分离就完成了。
小时候是黏着妈妈,依恋着妈妈;长大后,这种依恋转向了朋友,一起去胡闹喝酒、谈恋爱、旅行和完成好玩的事情,一直到找到了爱情,开始离开这个朋辈。
一个人踏入社会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们需要朋友,需要这样一个“黏住”的过程,所以就有大家一起到社会去闯的能力。很不幸,我们现在强调考试教育,导致孩子失去了跟朋友交往的能力。
心理学分离焦虑指:小孩子不敢离开父母。但我们也发觉,分离焦虑不光是小孩子有,父母也有。父母亲的人生除了小孩以外,没有别的目标。
温尼科特提出:人的成长是来自于挫折,人的自信是来自于挫折。换句话说,挫折是最好的促进成长的环境。
弗洛姆讲:我们的生命不能老是追求完美。我们歌颂的那些爱情和美好必然死亡。生命是不断地延延续续。
怎么样的生命是能延续呢?我们强调的是“生”,所以提出来“爱生哲学”。“爱生哲学”就要强调不在于完不完美,只要是新的东西不断出现。
家族治疗大师维琴尼亚·萨提亚说:家庭塑造了人。我们也可以说:社会塑造了家庭,塑造了父母。
我们希望创造更美好的社会,让所有的未来的父母在面对小孩子的时候,不再是那么焦虑的。这时候父母也许就可以放手让小孩子彻底的成长。
希望我们在座的各位可以一起努力。谢谢。
>>>相关链接
如何教育才能避免孩子长成“妈宝”?
其实不单有“妈宝男”也有“妈宝女”,对于这些孩子来讲他(她)已经成为妈妈的情绪配偶,这样的宝宝很不幸,甚至会一代代的轮回下去。这些孩子在家里不但要扮演孩子的角色,同时也要部分承担起父亲的角色。
情绪配偶——
中国传统的家庭文化以“孝”为大。所以丈夫妻子孝顺长辈是做人的根本。
但是在这种“孝”里,却隐藏着许多的痛苦:
“老公谈恋爱的时候就对我说过,他会当个孝顺的人,他觉得他的妈妈这辈子过得很苦,所以他会对他好。”
“按照一般的理解,孝顺的人肯定坏不到哪去,这点我给他加分。”
“结婚前没有太多感觉,结了婚之后觉得有点不对劲,他怎么开口闭口就是妈,把我这老婆放在哪里了?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中国文化不给爱情生存空间,所以夫妻之间只有夫妻的身份和家庭的责任,没有感情的滋养。
得不到丈夫的关心,妻子整天唉声叹气。和朋友诉苦:“老公出差带了个纪念品,给了婆婆没有给我”“婆婆每周都要老公把衣服拿到她那去洗”“孩子的问题我和婆婆只要有异议,老公都劝我不要和婆婆争,说老人家年龄大了,要让着她。有时候还会帮着婆婆说我。”
朋友一笑:“你太小心眼了,不就一个纪念品吗!”“婆婆帮你把老公的衣服洗了,你省了好多心了,还有什么不舒服的”“老人帮你带孩子不容易,多让着点”……
有种苦叫做“说出来没有人懂”。
妻子的情绪总要发泄出来吧。
要不就和老公吵,要不就忍,但最多的时候,是当着孩子的面诉苦:
“你爸这人太不负责任了”“你爸一点用都没有,你奶奶撒个泼或叹几声气他就缩回去”
“孩子,妈妈的命怎么这么苦啊”
懂事又贴心的孩子这时定会走到妈妈面前,摸摸妈妈的脸:“妈妈,你不要难过。”“妈妈,没事,有我在,我会关心你的。”
妈妈哀怨的眼神一下子就找到了希望:“孩子,这个家要是没有你,我都呆不下去了。”
从那一刻起,小小的孩子就成了安抚妈妈情绪的人,而这件事本该由妈妈的配偶——爸爸来承担。在生活的各方面孩子依赖妈妈,是妈妈的好宝宝,可是在安抚妈妈情绪这件事上,孩子成了妈妈的配偶。孩子就被迫越位了。
如果这个孩子是个儿子,在他的成长记忆里妈妈永远是那个“命苦”、“需要他关心的人”,所以他会觉得自己一辈子都要“对妈妈好”,做个“孝顺”的儿子(配偶)。
所以对于儿子来说,他的生命里最重要的人是妈妈,妈妈的喜怒哀乐牵动着他所有的神经:是不是自己喜欢的女生不是最重要,妈妈看得顺眼的才考虑;结了婚之后必须以妈妈的事情为重,要不然这个婚就别结……
家族的魔咒又这样开始了轮回。
“老公结婚前对我很好很体贴,结了婚就180度转变,对我不闻不问。”
老公却很委屈:我一直都是这样啊,我一点都没变啊!
同一件事情,在两者的眼中竟然会有如此大的反差。真相只有一个,到底谁在撒谎?
拉回到老公小时候。
“妈妈我考试考了98分!”当孩子兴高采烈冲回家要告诉妈妈他考得很好,可是回家看到的却是妈妈背对着他,缩在椅子里的身影。
“妈妈又受委屈了!和她的苦比起来,我这点快乐算什么,根本不值得往心里去。”孩子默默地收起了试卷,藏起了自己的快乐;
“妈妈今天有人欺负我!”当孩子顶着胳膊的小伤口准备回家要找妈妈倾诉的时候,妈妈却泪眼婆娑地对着他说:“你爸爸今天又不回来,儿子啊,你以后可不能这样对我……”
“妈妈又被爸爸欺负了,妈妈真可怜。”想到妈妈受了苦,孩子默默放下衣袖,盖住了胳膊上的小伤口。“和妈妈的苦比起来,我这点伤算得了什么。”
而且处于不同的阶段,我们对抗问题的能力也不同。也许在33岁的妈妈看来,和儿子抱怨一下老公的无能和婆婆的霸道,抱怨完了也就碗口粗的伤,可是在5岁的孩子看来,那就是海一样宽的痛;
孩子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也会遇到被人欺负、做不出题的困难,他自身的困难就够他去应付了,这边还要背上妈妈的苦行走,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
妈妈的苦有那么多,我要替妈妈承担的东西有那么多,所以我只好慢慢把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情绪压在心底,最后,竟然都看不到了。
最终,孩子看不到“自己”了。所有的好,都给了“别人”。结婚之前,妻子还是“别人”,所以男人会像对待妈妈一样关心温暖她,但一旦结了婚,妻子就成了“内人”,成了“自己”的一部分,男人就会用对待自己的方式对待妻子:我看不见我的需求我的情感,我自然也看不到你的需求和情感。
男人确实没有变,只是妻子由“别人”变成了“自己”。
重点来了————如何防止孩子成为“情绪配偶”?
这个轮回上栓了很多家庭。怎样打破这个可怕的轮回?难道在婚姻中的苦就一点都不能和孩子诉说吗?我什么都不和他(她)说也不现实啊,孩子天天就在身边,我总会有情绪绷不住的时候。
不是什么苦都不能对孩子说,孩子不是活在一个没有忧愁的世界里。他也希望关心、体贴父母,只不过 在每次对孩子诉完苦之后,都要加上一句:“孩子,谢谢你听,不过这些事情妈妈会和爸爸一起解决。”
让孩子知道他可以关心父母,但是让妈妈(爸爸)变得开心是父母两个人的事情,和我没有关系,我不用负责。我只要做一个孩子就好了。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一旦父母对孩子说了“这件事妈妈会和爸爸一起解决”,那么他就无形中会把责任放在自己身上。从这件事开始,也许慢慢的越来越多的事情他都会开始去承担。
父母承担自己该承担的,孩子做自己该做的,各归其位,轮回的魔咒就打破了。
日常生活中,父母该如何放手?
对于父母的管束,青春期的安德烈曾在给他母亲龙应台的信中提过,“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在龙应台看完这封信之后,她开始刻意地将安德烈看作一个成年人,一个同朋友一般的成年人,而非自己的儿子、自己的私有物。
相信很多父母看到这样的话,都会觉得安德烈“不肖”,但是对于每个人来说,他都是独立的个体,是一个有思想、有血肉的独立的个体。学习如何放手,让孩子们在自由天地里闯荡,对于家长来说是一门大学问。
如今适者生存的社会,对于“高分低能”“妈宝孩”而言,已极难以适应。那孩子如何在没有父母帮助的情况下实现自我?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适应能力? 家长们不妨参考以下几点:
第1则 放手让孩子为自己的事情做决定
你要为你所做的选择负责。可以从选择一件玩具开始,带孩子去玩具店的时候,告诉他,今天我们只能买一件玩具,具体买哪件你自己决定,你要从你自己喜欢的东西里挑出一件最喜欢的,必须只能买一件,让孩子自己学会选择,学会放弃。
第2则 让孩子保持好奇心、探索欲、创造力
AI的来临,未来的世界将会变得越来越快,信息密度越来越高,人工智能将会给这个社会带来巨大的变革,如何去适应这些变化?首先需要孩子去拥抱变化。
保持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去研究,去探索,而不是一味地拒绝与躲避。未来机器人将日益智能化,并在诸多工作与能力上取代人类,解放人类的双手与大脑。但人类的好奇心、探索欲与创造力将是人工智能所难以替代的。
第3则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意味着人对自己和自己的能力持积极态度。自信的孩子可以自发感受到自己被重视,他们也可以更好地管理自我,包括生活、工作或感情。
自信可以让我们理解并接受付出并不总会有回报,努力了并不一定会成功,并学会以积极的心态去接受不如意的结果。家长先要自己能接受挫败,并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冒一些风险,避免过度保护孩子。告诉孩子每个人都会犯错误,错误有助于我们学习、成长。重要的是,让孩子们明白,在某个领域犯了错误并不一定是坏事,多多鼓励你的孩子思考、挑战并试错。
充分的自信也有助于孩子正面挫折,“我能行、我一定可以”这些积极的正面的暗示,有助于孩子们处理更复杂的情绪,并提升他们应对生活压力的能力。
编辑:朱颖婕
责任编辑:顾军
来源:综合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