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造假,原来不仅是学术问题,也是法律问题。且看哈佛大学和美国卫生部、司法部,如何处置。
美国东部时间10月14日,北京时间10月15日,总部位于波士顿的美国著名生命科学网站STAT爆出大新闻,哈佛大学要求撤稿前哈佛医学院教授、再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Piero Anversa博士高达31篇关于心脏干细胞的研究论文,引起轰动。据称,这些论文涉嫌伪造和篡改实验数据。
Anversa教授出生于意大利,1965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自2007年起在哈佛医学院及其属下的布列根和妇女医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担任医学教授和再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他因“发现”心脏含有干细胞而出名。这些名为c-kit 的细胞,据称可以再生心肌,从而可以用于治疗心脏病。因此,Anversa教授可以说开创了心脏干细胞疗法这一领域。然而,国际上许多研究团队试图重复这一结果,没能成功。即便如此,一些研究人员仍然尝试将c-kit注入病变的心脏,疗效也是参差不齐。
这不能不让人想到国内前段轰动一时的基因编辑事件。
事实上,早在2014年,著名心血管期刊Circulation就应哈佛医学院要求,将Anversa 在2012年所发表的一篇论文撤稿,称其数据受到损害。
同年,柳叶刀也对Anversa 在2011年所发表的一篇论文表达关切。值得一提的是,柳叶刀的这一举措,是哈佛医学院院长Gretchen Brodnicki亲自给期刊写信、表达对该论文数据严谨性存疑后作出的。而这篇被关切的文章,据查已经被引用了近300次。
针对学术不端的指控,Anversa向媒体坚称自己是清白的。
不过,在2017年,哈佛的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与美国政府已经就Anversa等人涉嫌学术不端、在项目申请书中通过伪造数据获取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NIH)项目经费,达成和解,认罚1000万美金。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案例,也是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自己举报给美国卫生部,并与美国司法部密切配合,就惩戒措施达成一致的。
美国联邦检察官称,获得国家研究经费的科研人员,有诚实诚信从事研究工作的责任义务,不得篡改实验数据。
哈佛则在声明中称,将谨守最严格的学术规范和伦理标准,对学术不端绝不姑息。据悉,Anversa教授已经关闭了哈佛的实验室,从哈佛医学院离职。
>>>相关链接
2016年Cell:哈佛大学重磅糖尿病“突破”正式宣布撤稿!
2016年12月27日,《细胞》杂志发布了一条撤稿通知(下图),宣布2013年发表在该杂志上题为“Betatrophin: A Hormone that Controls Pancreatic β Cell Proliferation”的论文正式撤稿。在这篇文章,来自哈佛大学的科学家小组在肝脏中发现的一种名为betatrophin的激素能够在小鼠中控制胰岛β细胞增殖。
这篇论文发表时引起了强烈的关注,因为它提出了利用机体自身机制调控胰岛素产生的方法,为糖尿病患者摆脱注射治疗带来了希望。
参与这项研究的3位作者在撤稿通知中指出,2014年10月,发表在Cell杂志上发表的题为“ANGPTL8/Betatrophin Does Not Control Pancreatic Beta Cell Expansion”的文章指出,小鼠肝脏中betatrophin过表达增加了血浆中的甘油三酯水平,但并没有诱导β细胞的生长。Regeneron制药的Viktoria Gusarova是该研究的通讯作者兼第一作者。
当哈佛大学的研究小组在更多数量的小鼠中重复他们的实验时,也没有观察到基于betatrophin过表达的β细胞增殖。在Gusarova等人发表上述相反结果的同时,哈佛大学的研究小组也于同日在Cell杂志发表了题为“Perspectives on the Activities of ANGPTL8/Betatrophin”的Correspondence文章。
无独有偶,哈佛大学时隔两年又发生一起类似事件。
“这真是令人尴尬的事。”哈佛大学诺贝尔奖获得者杰克·索佐克(Jack Szostak)在文章被撤稿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2016年,其论文发表在《Nature Chemistry》上,然而Szostak实验室的一位研究人员发现无法复现该研究结果,于是作者团队要求撤回文章。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樊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