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走在从辅导班接走孩子的路上,就是在送孩子去上课的路上。从孩子四五岁开始,这种节奏已经是上海父母的生活常态。
最近有媒体曝出,河北省石家庄市内的几家公立幼儿园纷纷出现了大班“空班”情况。记者随即走访了上海的一些公立幼儿园发现,上海的大班虽不至于“空班”,但孩子们也都忙着“走穴”:他们往往一三五在幼儿园读书,二四六到课外辅导机构上课;或者只在幼儿园呆半天,午饭一过就被家长接走去上辅导班。
对此,幼儿园老师已经见惯不怪,据不完全统计,上海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大班孩子正在过着“走穴”学习生活。“目前上海的公立幼儿园不提前教学,作为家长,我们也害怕有些基础知识小学不教了,或者被潦草带过,所以希望孩子能提前学习相关知识。如果想要上私立小学,幼儿园阶段的补课压力就更大了。”刚刚把孩子送上一年级的家长李俊说。
老师的孩子也在上辅导班,不上辅导班真的会后悔
“以前,我们都说上海的孩子拼不过外地的孩子,主要是因为外地孩子补课多,而上海的小孩还是以散养为主,不过现在,上海的家长醒了!”爱童幼儿园新退休老师张黛莺感叹道,随着社会竞争压力增大,让孩子上辅导班、多学一点才艺已经是一种社会常态。
“老师,我们十一点三刻来把孩子接走。”“老师,我们明天不来了,跟您请个假。”……
诸如此类的话张黛莺已经太熟悉了。这些家长都是要把正在读大班的孩子送到各类培训机构去补“文化课”,一个时间段、一个班里往往有三分之一的孩子都要请这样的假。“幼儿园老师自己的孩子都在上辅导班呐!”张黛莺说,也曾有幼儿园老师顶着压力,只让自己的孩子去上了一些兴趣班,到了小学阶段后,却开始懊悔没给孩子补一补文化课。
“孩子们也会攀比。他会的你不会,他就特别骄傲。”张黛莺说,尤其某些小朋友学会了新语言,总是会在班上“炫一炫”,或多或少都会对那些没有学过的孩子产生一定的压力。
不要过早开发、强调素质教育,这些口号在现实面前却是无力而苍白的。李俊一直熬着等到大班下学期才给孩子报了一门拼音课。“听说小学一年级都不怎么教拼音,或者只是草草带过,怕孩子跟不上。”李俊说,不管如何,至少半年小学初始生涯下来,自己的孩子在没拼音落下功课,而部分没有提前学拼音的孩子却不得不面临着班里大多数学生已经学会、老师也只能加快教学进度的尴尬与压力。
孩子主动要求上辅导班,辅导班也是有劲的
“妈妈我想学个画画可以吗?”
“你已经学了英语、乐高和舞蹈了,再学画画就没有时间玩啦!”
“没关系,画画也是玩。”
这是只有四岁的朵朵和妈妈的对话。
让人匪夷所思的是,面对很多补课,孩子们非但没有表现出过激的抵抗情绪,甚至愿意主动去上课。“孩子倒没有抗拒上拼音课,倒是责怪我没有早一点带她去。”李俊说。
其实,很多培训机构的课程内容往往比幼儿园里的更有意思。张黛莺坦言,她还特地去某英语培训机构看了看,外教老师、男性,这些可都是幼儿园里的“稀缺”。“现在幼儿园里基本没有男老师,小朋友一看见男老师都特别高兴。”张黛莺说。眼下,培训机构也不再是传统概念里大搞题海战术的“黑作坊”。由于培训市场的竞争压力更大,相比于幼儿园教学,它们的课程内容和师资力量更灵活多变,课程设置和授课方式也更多样,对于小朋友而言,到培训机构上课也变得越来越有趣味。
“很多家长表示,并不真的要求孩子在培训机构里学到什么,长长见识、认识些新的朋友、接触些各种各样的老师都对孩子挺好的。”张黛莺说,这也无可厚非。
上培训班、提早学一些课程内容,这被一些专家认为是“抢跑”,可从在每个人都“抢跑”的情况下,不上辅导班反而成了一种“另类”。
根据上海市质量协会用户评价中心于2017年发布《上海幼儿早期教育(0-6岁)状况调查》报告,近6成的沪上0-6岁孩子已参加各类培训,其中处于中、大班阶段的4-6岁上早教比例已超7成。
这固然反映出家长的焦虑,但同时也是社会竞争压力增大下的必然趋势。在这种背景下,与其一味强调“不要抢跑”,不如加强对各类培训机构的规范化管理,使之成为真正能让孩子快乐学习、快乐收获的教育机构。
作者:金婉霞
编辑:金婉霞
责任编辑:唐闻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