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前夕,阔别舞台多年的全本《天女散花》以亲切而新颖的面貌重归大众视野,此后两天,《蜈蚣岭》《太真外传》《四平山》等近10场折子戏又轮番亮相,令上海京剧迷们好好地过了一把戏瘾。然而,等演员们齐齐上台谢幕,观众才知道他们并非专业的剧团演员,而是来自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京剧表演专业的青年教师和学生。
从练功房到剧场、从校园到舞台,是不少戏曲人的成长之路,但在求学阶段,前后两者的边界却往往泾渭分明——囿于课堂时,学生学的是台上的本事,但鲜有上台的机会;老师教的是规范的知识技法,但教不了实际演出中的灵动婉转。“处校园之深,亦不能远离舞台。”因而,这连续三天有观众、有掌声的实践演出,让戏校师生们有了一次检验自身的机会,而舞台上的所感所得,最终将反哺课堂教学。
让戏曲专业师生走上舞台是一种必要的锤炼
胡琴一拉、锣鼓一敲,台上的人物就出场了,音韵起伏、一招一式间,渗进中国人骨子里的审美享受便油然而生——在两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京剧这门艺术从未与观众和舞台片刻分离。“老一辈的艺术家常说,戏曲演员不见台毯不行。”然而现实是,不少戏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切身感受到了因缺乏实践带来的困惑。重申实践之于教学的重要性,正是戏校想要举办实践演出的初衷。
本次全本《天女散花》主演、青年教师牟元笛平时在校负责剧目课的教学,课堂上,他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自身条件和流派,传授适合他们的完整剧目,目前林林总总算下来,共有十来出戏。“对老师来说,首先自己要学过、演过,有了心得、领悟,才能教学生。”牟元笛解释,上课时学习的知识、技法都是分散的、平面的,但到了舞台上,身段动作不再是课堂里教的“一二三四”,而要讲究连贯顺畅、柔中有刚,同时也考验着演员对舞台表演节奏的把控和领悟。这一点,对师生来说都是很好的锤炼。而对于学生而言,实践演出的机会还弥补了课堂教学的空白,一方面,他们能够亲眼看到实例,另一方面,即便他们只是上去“跑个龙套”,其实起到的都是传帮带的作用。
“在舞台演出,演员要注意规定情境和人物个性的体现,通过形体、眼神等技巧表达人物内心的情绪,打出美感、打出内容、打出感情、打出人物。”上海京剧院五大创始流派之一盖派(盖叫天)传承人张善麟说,过去,很多老前辈一出戏唱一辈子,正是舞台上的千锤百炼才成就了一出出好戏。在今天的戏曲教学中,光靠口传心授是不够的,课堂之外,师生们须在舞台上感受现场的氛围,推敲人物的刻画,学会与观众交流,进而用演出实践的经验反哺课堂教学。
传承的不止技法和流派,更是艺术和匠心
在为期三天的演出中,《四平山》这出戏让前来观摩的原上海京剧院副院长周有成印象深刻:“这出戏很难演,现在也很少人能演。”他分外欣喜于这样的传承:不但是技法和流派的传承,更是艺术和匠心的传承。
然而,对于戏曲的传承,不但要强调因材施教,还要强调时间点。周有成说,很多传统剧目之所以失传,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它们无法迎合现在的市场审美和观众口味,但对戏曲专业的师生来说,还是要积极传承它们的表演风格,取其精华,再应用到其它剧目中。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教这样的戏之前,首先要求师生具备很好的戏曲基础和舞台驾驭能力。因此,急于让学生踏入流派教学和传承并非好事,应该先引导他们学好唱、做、念、打的基本功。比方说,盖派的每一个身段、动作就蕴含舞蹈语汇,刚入门的学生很难领会,稍有不慎,还可能会“走歪”。
原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副院长王立军强调,学校不像剧团,日常工作就是演出,对师生来说,到舞台上演出不是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好地教学,更好地传承戏曲艺术。“近几十年中,活跃在全国舞台上的演员会多少戏?”每每想到“传承”二字,他总是会想到这个问题,就他自己来说,总共会几十出戏,“有些没学、没唱的,就成为一生的遗憾了”。在他看来,京剧博大精深,传承的奥秘无非是“多学、多积累”。“年轻一辈的戏曲人要多跟老前辈学戏,学完了还得演。”这样一代代在理论和实践中“磨”出来的匠心匠艺,才能让京剧走得更远。
作者:记者 朱颖婕
图片: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 供图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许琦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