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新生入学或老生踏入升学季,我常常在校园中看到各种经验分享会。随着信息获取愈发便捷,“过来人”经验在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遍地开花,学生在听取“过来人”建议时应慎之又慎。
“最成功”人士的建议没有普适性
一般而言,学生都对“最成功”人士的经验最感兴趣。在我所在的学校,每年被老师请回学校分享经验最多的往往是被国外名校或清华北大录取的“学霸”。然而,他们的经验最缺乏普适性,因为这些学生的成功往往建立在极高的天赋之上。(尽管许多年来,教师和家长始终有意无意地避开天赋在个人成就要素中所占的比重,而着重于讨论学习态度与方法对个人成就的影响。)
考虑到这些“学霸”的知识基础和天赋,他们的学习方法显然不适用于绝大部分同学,特别是在训练量与训练难度上。对普通学生而言,如果不顾自身条件而盲从,比如过多聚焦于高难度问题,随之而来的必是一场灾难。
关注“经验”的客观性与偶然性
许多升学“成功”者往往只是在一次考试中发挥超常,具有一定偶然性。这类人群中有不小的比例不愿多加总结,却乐于分享经验。比如,在我任教的学校,每年通过自主招生被高校录取的学生都会写一篇文章,这些文章组成的经验集在学生中传诵很广。
前几日,我仔细看了近两年的经验集。这本厚厚的手册中记录了许多可贵的客观事实(比如面试题等),然而不少文章的主观部分却有很强的误导性。许多学生明显未对自己成功的原因及其偶然性做过细致思考,有些则故意夸大了部分事实或者以偏概全。比如2013年时,有学生在分析复旦千分考时提到:“理科题难度大,正确率也较低,在复习和考虑时应战略性放弃或在最后解决”。而2014年时,千分考大大降低了许多理科试题难度,听从建议的学生被坑害不浅。
聚焦于自己不赞同的观点
我曾遇到许多学生和家长在坚持某些不甚恰当的学习方法时引用某某学长的例证:比如,他几乎完全放弃了语文学习,可是最后还是考进了复旦大学。许多老师对这样的并不科学却又不便证伪的不完全归纳无可奈何。
也有很多学生断章取义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一些经验分享进行心理投射,他们主观、片面地“汲取”同一个人的部分经验而摒弃其他部分。学生和家长应有意识地对过来人中自己并不赞同的观点多做思考,结合个体差异,全面分析其“成功”因素,作出相应调整。
重视“失败者”的经验教训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亲眼看到了无数的优秀学生的经验分享,也在网上看到过许多成功者的经验案例。然而,在升学失利的学生中,我从没见过哪怕一次的经验分享会。
成功者更多地倾向于介绍成功因素,而忽略或者忽视负面因素。对许多学生而言,如果能多听从在当时与现在的自己基础、天资相近的过来人的经验教训,其实比一直聆听成功者的经验更为实用。可惜的是,学生往往对成功者的经验表现出极大热情,而能主动思考并分析过来人失败教训的学生却少之又少。因此,学生和家长不妨主动多与并不“成功”的学长学姐或家长进行交流,一定能有所启发。
文/胡小群(作者为复旦附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