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视觉中国)
音乐历史悠久,而且无处不在。在所有人类社会中,音乐都有参与,且地位不凡。制造乐器和创作音乐对人类而言,如同呼吸、走路一样自然,可以说是我们的本能。早在茹毛饮血、朝不保夕的原始社会,人类就会用动物和植物制造乐器,并以此奏出美妙且有寓意的曲调,它和语言、文字一样重要,是我们延续至今并仍在使用的表达方式和交流工具。前不久,在“乐队的夏天”舞台上有乐手在表演中加入敲锄头、吹树叶的环节,不少观众大呼神奇。其实这是人类万年前就会的本事,只不过现在很多人能熟练使用最复杂的电子设备,却早已忘记了我们的这种本能。
用科学的态度硬核解析音乐
和演奏音乐一样,聆听音乐也是我们的本能,不然前者就会变得毫无意义。有人会说,音乐用耳朵听不就行了?其实真没那么简单。为什么“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我们总是希望乐声响起,总是希望此时我们的情感能有音乐相伴?又为什么耳朵同为音乐的接收器官,不同的人却在同一首曲目里听出了不同的感受和好恶?在这里,先推荐两本书,书名只有一字之差,《我们为什么听音乐》和《我们为什么爱音乐》。
先说《我们为什么听音乐》,本书作者菲利普·鲍尔知识背景很有趣,本科学化学,博士读物理学,目前的身份是位科普作家,既是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的会员,还是《自然》杂志物理学编辑。可以说此君除了爱好以外,跟音乐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也许正是这种知识背景和所处专业,让鲍尔对音乐的认识和诠释与大多数人都不同,他很少谈及音乐中的感性层面,甚至很少谈个人对音乐的感受,而是以科学的态度直面解析音乐,非常硬核。
《我们为什么听音乐》
[英]菲利普·鲍尔 著
张 楠 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因此,《我们为什么听音乐》在章节上几乎是一部交响乐的结构:前奏曲、序曲、断奏、行板、连奏、合奏……而在内容上,作者更是自始至终使用专业而严肃的音乐术语和逻辑。不过,千万别被这些吓倒,就此把书撂下。鲍尔在乐理使用上活学活用,同时兼用神经学和心理学来辅助,让我们非常具象地了解音乐的产生过程与魅力来源。我们知道了声音是如何被耳朵和规则组织起来,乐器是如何影响音乐,曲式是如何塑造音乐,而情感又是如何在音乐中得到刻画。我们还得知音乐是一种全脑活动,它来自我们的心智,人类是如何通过寻找模式、解开线索、分析感官数据,并将其相互沟通,将复合的声音转化为可以理解的、有意义的、有故事性的音乐。我的这些介绍或许笼统了些,但请相信,看鲍尔的叙述和解释,不会比听一首乐曲的演奏更晦涩。
经过第一本书打底,我们进入下一本《我们为什么爱音乐》。如果说鲍尔顶多在大学期间玩过音乐,那么这本书的作者丹尼尔·莱维廷是一位真正的音乐人,他组过乐队,当过乐手,后来又凭借非凡的“听力”,作为录音师和唱片制作人和不少大牌歌手、乐队合作过。然而,之所以放下“音乐江山”去进修心理学,莱维廷就是想解答音乐的创意究竟从何而来?为什么有的音乐能打动人心,有的却不能?如今,莱维廷已经是位出色的认知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这个故事真的很像一首励志歌。
《我们为什么爱音乐∶生而聆听的脑科学原理》
[美] 丹尼尔·莱维廷 著
马思遥 译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这本《我们为什么爱音乐》,是莱维廷对自我曾经疑惑的解答。先说音乐的创意从哪里来?当然不是随雨落下被风吹来,或者是缪斯(希腊神话中的音乐女神)、伶伦(中国传说中的乐神)点化而成,通过莱维廷的旁征博引(他用具体动作和物理形状来描述乐理,真的精彩),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音乐创意的火花,其实是由人脑根据声音中的频率、振幅的变化,运用先天的感知能力以及后天的智识构建所点燃的。莱维廷爱音乐也爱科学,他更爱用科学来解读音乐。他认为音乐并不是为了反映不折不扣的事实,而是为了表达普遍的真理,即使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环境、社会和文化都发生了改变,成功的音乐作品依然能继续触动人心。这,就是经典,或者说伟大的音乐吧。
在音乐的历史中理解世界
说到音乐与科学的连接,早在公元前六世纪,毕达哥拉斯就提出音乐是建立在数学基础上的。其实,音乐远不是这么简单,除了数学性,音乐更是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情感、物理与心理的最美妙结合。在历史长河中,人类多半时间都在努力地理解世界。音乐是人类理解世界的方式,也是把自己对世界的理解表达出来的手段。如果说前两本书是带着问题意识,把音乐横向展开进行剖析,那么下面这两本书,则运用了整体和个体两个角度来叙述、批判摇滚音乐史(或者说流行音乐史)。
或许有朋友会问,为什么市面上关于摇滚音乐史的书籍比较多,而流行音乐史书却非常少?我倒不是对流行音乐有偏见,只不过流行音乐与其说是一种艺术类型,不如说只是一个概括性名词。我们总不能大谈特谈流行奇观和商业数据吧。而作为流行音乐一部分的摇滚乐就不同了,正如摇滚先驱查克·贝里对流行音乐的态度——“我并不反对流行音乐,只要它们足够好”。于是他唱道:“如果你想跟我一起跳舞,那还得是摇滚乐!”
《摇滚∶一部历史,1920—1963》
[美]埃德·沃德 著
经 雷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查克·贝里当然必须在这本《摇滚:一部历史》里出现,不然摇滚乐史就没法书写。只不过,这本书的作者、曾是《滚石》杂志主编的埃德·沃德,并无意多聊那些超级巨星,他只想展示“一个远在流行音乐之上的不同世界”,他只想讲讲那些被巨星光芒掩盖的“小人物”的故事。沃德认为一个又一个伟大的音乐时代,主要是由那些“小人物”推动和建造的。其实,从沃德这本书副标题的年份就可以看出,1920年到1963年,这绝对不是摇滚乐最巅峰最红火的时间段,它只是摇滚乐的孕育期和婴儿期,是摇滚乐史的前史。
《大卫·鲍伊访谈录》
[英]肖恩·伊根 编
蔡哲轩 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历史是由人写成的,沃德的书描绘出一幅摇滚乐史早期的众生相,但要把一段历史讲述得鲜明生动,我们还缺一位主角。我推荐《大卫·鲍伊访谈录》。从20世纪60年代末出道,直至2016年去世,大卫·鲍伊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始终保持旺盛的创造力、高水准的作品和毫不褪色的光芒,他的人生也充满了传奇性。本书收集这位摇滚巨星从艺以来的重要访谈,你也可以把它当做一部摇滚乐的口述历史,从中你能看到大卫·鲍伊对自己以及其他人尖刻而精准的评价,也能读出他制造话题、引领潮流的能力。比如他嘲讽道:“演艺圈的人往往只是懂了政治和社会体制的一点皮毛就打着政治旗号大放厥词。”又比如他坦率地说:“我会用虚张声势以及各种方法,比如华丽的着装和夸张的行为,来不顾一切地试图不被外界冷落。”
人类与音乐的关系,去往何处
按照人生哲学三段论,当我们解决了音乐是什么、音乐从哪里来之后,我们势必会问:音乐要到哪里去?最后推荐一本《未作回答的问题:伯恩斯坦哈佛六讲》,本书收录了1973年音乐家、指挥巨匠伦纳德·伯恩斯坦在哈佛金牌讲坛“诺顿”系列讲座上的六篇讲稿,与其说伯恩斯坦在这本书里给听众上了六堂启示录般的音乐课,倒不如说他给整个世界上了六堂关于音乐(人文精神)与人类、与世界三位一体的美学课、文学课、哲学课。书的最后,伯恩斯坦提出了“音乐将往何处去?”经过一番论证,他最终引用了济慈的诗“大地的诗啊永远不会死”来比照音乐,他说:“与济慈一样,我相信,只要春天还会接续冬天,只要依然有人类去感知这一切,大地之诗就不会消亡。”言语之间可见他对人类、对音乐的生存和延续还是有信心的。
《未作回答的问题∶伯恩斯坦哈佛六讲》
[美]伦纳德·伯恩斯坦 著
庄加逊 译
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总有人请我推荐音乐,而我对自己的推荐之于对方的意义却没什么信心。我们总会听到有人说这首曲子我听不懂,或者这首歌我听不明白,可你真地努力去理解音乐了吗?你真地努力去填补音乐表演和音乐欣赏之间存在的鸿沟了吗?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在音乐上消费的钱和时间越来越多,然而除了享受大数据没多少营养的“推送”,除了跟着流行工业的“引流”盲目“嗨”之外,我们有没有去认真思考过“我与音乐的关系”?
达尔文有云:“无论是植物、病毒还是动物,活着的有机体都与外部世界协同进化。”换言之,就是所有生物在随着外部世界进化的同时,外部世界也会随着生物的进化而进化。如果你也同意音乐同样是一种演化出来的行为,那么听了这么多年音乐,咱们是不是也该进化进化了?有人说音乐是存于音乐圣殿的宝物,其实音乐本就是一座由人类创造力建造的圣殿——圣殿的门已开,欢迎你的到来。
作者:刘忆斯
编辑:金久超
责任编辑:朱自奋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