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主旋律艺术展览的表现形式容易流于同质化、概念化,甚至是僵化,对于审美的意味却有些弱化。大众在欣赏过程当中,反而不容易获得感动。近日亮相上海海派艺术馆的“江山·人民”新时代中国画学术邀请展,扭转了这样一种现象。这是该馆自主策划的首个大型中国画作品展,邀请当代30位颇有代表性的中国画名家带来近百件富有创造力的作品。
“是不是一定要表现得高大上,才是主旋律?为什么近年来中国的美术发展总体水平在提升,但真正深入人心的作品不多?”海派艺术馆馆长李磊向文汇记者坦言,这个展览其实是想找到一些突破,希望传递这样三层信息:首先是江山锦绣之美和人民时代新风;其次是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在新时代的变化;最后是艺术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30个国画创新样本,辉映出当代中国画斑斓多姿的艺术景观
这是新时代以来中国画家艺术探索新成果的集结。展览特别邀请中国美术馆研究部主任、研究馆员裔萼作为策展人。她坦言:“所选的30位参展艺术家,既有一定的家国情怀,用笔墨积极关注现实、反映时代,同时也是新时代以来中国画创作中最具创新精神、创造活力的一批人。”
冯远《圣源》
30位艺术家来自全国各地,包括周韶华、吴毅、崔振宽、丁观加、陈家泠、姜宝林、杨正新、杜大恺、萧海春、刘巨德、张培成、朱道平、唐勇力、冯远、马小娟、马书林、胡伟、樊枫、陈琪、袁武、周京新、刘金贵、邢庆仁、张望、何加林、徐惠泉、李翔、马锋辉、王晓辉、方向。不少人此前上海观众或许并不熟悉。他们贡献了30个国画创新的样本,每一位都有自己鲜明的艺术语言,以及对于现实生活独特的切入点,每一位都带来大众不一样的感动。这批作品展示了当代中国画斑斓多姿的艺术景观,印证着中国画不息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杨正新《春风又绿》
整个展览中70岁以上的老先生占了相当比重。他们的画非但没有予人老套的感觉,反倒比很多年轻画家的作品更有朝气。
一轮红日从海面跃出,将海面照耀得波光粼粼。《海潮忆丝路》由今年94岁的周韶华带来,竟然是他年近90岁时创作的,笔墨相当现代。裔萼指出,周韶华率先认同吴冠中关于形式美的论断,是新时期以来最早进行中国画革新的画家之一,也是最能反映民族活力的艺术家之一,从他身上足以感受到中国画生生不息的活力。
周韶华《海潮忆丝路》
一幅大红配大绿、撞色极为大胆的《映日》,出自年过八旬的姜宝林。表现满池荷花,却用笔线把荷梗、叶柄化为无数三角形,具有强烈的现代形式美感,令人啧啧称奇。裔萼说,这些老艺术家在早年学习中无不拥有非常深厚的笔墨修养,日后呈现出如此现代的转化十分难得,体现了卓越的艺术创造力。
姜宝林《映日》
描绘时代新貌,很容易陷入概念化、套路化。这个展览上的作品却以众多艺术家不拘一格又各不重样的创新性探索,让人们感受到艺术上的时代精神。
同绘时代之下的人物群像,张培成与袁武的表现方式截然不同。上海街头川流不息的人们,被张培成画进《亲爱的》。画面有着非常亮丽的色彩,并不写实,但营造出一派愉悦、轻松、美好的氛围。融合民间艺术语言与西方现代形式语言,把纯色用于画面,形成了张培成独特的人物画现代探索。这位艺术家认为艺术是抚慰心灵、调剂人生的,因而表现现代都市题材,他并没有如很多艺术家一样从都市人焦虑、苦闷等角度切入,创作观念决定了画面最终呈现的感觉。北方农贸市场熙来攘往的众生群像,也是行进中普通中国人的状态,尽在袁武的《人流》。这是尺幅巨大的作品,笔墨粗粝厚重,并且以一件水墨稿间杂一件白描稿的独特形式,形成如正负片般的视觉反差,让人过目难忘,似乎放大了对于普通人的关怀。长期以来,袁武笔下的人物形象带着古朴的沧桑,有着大自然赋予的真诚和热忱。
张培成《亲爱的》
创新意识的驱动之下,当代艺术家们也已然打破传统画科之间的划分,贡献着更有活力的中国画表达。
以构图相当大胆的一幅《会唱歌的沙漠》,刘金贵将山水、人物、花鸟传统画科融为一体。这幅画几乎铺满象征着沙漠的金黄色的底子,众多身着各色服饰的人物被处理成居于左下角,翻飞旋转的鸟儿,预示着风的形态。沙漠中平凡的欢欣溢出画外,空灵、简洁而富于诗意。方向的画作往往融山水与人物于一体,创造了一种“人间山水”。一幅《观潮》中,既有汹涌澎湃的大潮涌动,左下角亦可见堤岸上密密匝匝观潮的人。方向善于从寻常生活中寻找素材,笔墨技法蕴含了一种生活化清新朴素的气息,也似乎想用自己的创作寻找自热与人和的栖息地。
不止于佳作云集,更留下诸多思考,有望启引未来艺术创作方向
申城不缺艺术展览。然而好的艺术展览,意义不仅仅停留在展示层面,也不仅仅满足于佳作云集。在业内看来,这个展览的意义在于,它以丰富的实践路径,给中国画的创新留下诸多思考。
画龄长达千余年的中国画,创新绝非易事。有人说,如今中国画发展的最大难度在于如何既让现在的人们感觉有时代感,内涵上又依然接续中国的传统。著名艺术评论家毛时安指出,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去突破,中国画才有不是走向西方,而是走向世界的可能性。
刘巨德《骆驼草》
有人观察到,近年来流行的新水墨、当代水墨等概念,很多时候冲淡了中国画的内涵。有的不过是在题材上泼皮一些,却并没有牵涉到艺术本体深层的问题。“当代水墨还是中国画吗?我认为碰到了当代水墨,中国画发生危机了!”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上海中国画院画师萧海春说。在他看来,传统中国画的形成,不仅仅是画一张画,里边还有很多东西需要人们把它整理清楚。例如画好山水,即需要持有林泉之心,通过与自然的交流,让自己的内心空澄纯净,才能看到本真。也有专家提到,笔墨是中国画特有的形式,不但要保存,还应该发展。真正的中国画大师,都有自己的笔墨程式。
刘金贵《夏至》
令不少专家感到欣喜的,正是此次展览中的很多作品,所用“配件”看似传统,“组装”在一起却颇为现代;不仅远看“衣服”式样让人眼前一亮,料子和针脚也都经得起推敲。
与此同时,业内也看到中国画创新的紧迫性。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杨正新指出,中国画要让年轻人喜欢,才能传承和发展,也就是有时代性。并且,他坦言“守正创新,守是基础,创才是标杆。创的高度决定了画家的成就。”
胡伟《绚》
文艺评论家王琪森从此次展览中看到中国画在史诗性、现场性、叙事性这三方面所呈现出的创新。他举例陈琪以石榴与和平鸽作为主体符号的巨幅《万疆榴风》,从构成形式、图式表现、色彩效果、肌理凸显等方面生动演绎海派图式与都市画风,即让花鸟画一改以往受题材及技法所限的小格局,而展示出史诗精神。现场的场景变化成为画家们关注的焦点与创作的热点,则折射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现场性。不少作品弥散出的强烈的生活气息和叙事特征,则使画面构图具有可读、可品、可思性。
著名学者、原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认为,中国画发展到今天,下一步的走向,更多的是走向融合,走向一种新的从内容到形式再到精神的一种全新拓展。
百余年来中国画的创新之路,让多少代艺术家不断探索。这种创新其实不单单是个体艺术家的事情,也可以结构展览来集合讨论,寻找答案。业内期待,有着扎实研究基础的这个展览,能够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启引未来一段时间艺术创作的发展方向。
作者:范昕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