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手速抢博物馆预约,打飞的逛各类艺术展,近年来国内涌现出的这道文艺景观,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怎样看懂艺术作品,如何提升视觉素养。投射在图书市场,便是让原本略显小众的艺术图书,渐渐走向大众视野。本届上海书展上,即有一批艺术图书新著集结亮相,其中包括《图像与爱欲:马奈的绘画》《见与不见:读图时代的视觉教养》《既见君子——海上艺文录》等还将在展期内举办签售、分享等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时下的艺术图书中,前几年常见的标有“秒懂”“极简史”等字眼的“速食”类艺术鉴赏书籍少了。这样两类艺术图书倒是颇为引人瞩目:一类跳出艺术以广角模式看艺术,一类着眼于私人视角的艺术感悟。看似相反的两个方向,其实共同启引人们意识到:艺术应被“感到”,而不是被“知道”;比知识“干货”更重要的,是拥有视觉素养的发现之眼。
大写的艺术史:跨学科重探熟悉的古董名画
面对历史长河中优秀的中外艺术,除了品味精湛的技艺本身,还有别的观看方式吗?新近出版的一批艺术史新著,来自全球范围内的权威学者。他们不约而同尝试从更广阔的历史、社会、经济、自然等视野,跨学科打开艺术这本大书,满足着读者对艺术由浅入深的好奇心。
秦汉时期可谓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的一座高峰。然而,没有一件古物造出来时就是为了摆入博物馆橱窗的。人们可曾知道,兵马俑、长信宫灯等令人叹为观止的秦汉时期器物,是谁制造出来的?上海三联书店新近推出的《秦汉工匠》,是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历史系教授李安敦打通美术史、经济史、物质文化史的力作,带领读者超越器物,超越手艺,由置于宫廷、市场、作坊等具体环境下男女工匠的生活,进入复杂的社会、商业和技术网络。书中给出这样的判断:秦汉时期的中国明显走在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前列。而书中的很多细节其实都能支撑这样的判断。例如,批量生产和质量控制是秦汉时期生产力的重要特征,尤在官营作坊中;在整条生产链中的每名官方工匠都对自己的工作负有个人责任,必须按照律令和官方程序的规定,在成品上标明自己的名字和工作单位。
绘画媒材和观看方式的引入,则让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新的《中国绘画:五代至南宋》,有别于常见以画家和名作作为主导的绘画史书籍。这是著名美术史家巫鸿重磅新作,其“中国绘画”系列第二本,聚焦五代至南宋这近四百年,《韩熙载夜宴图》《溪山行旅图》《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等传世名作涌现的时期。以最新考古发现与媒材变化的多维度讲述,显然丰富了人们对于绘画的理解。例如,他在书中揭示,五代时期挂轴的出现为绘画创作带来深远影响,其中就包括为“大山堂堂”这一经典图式的产生提供了直接条件。今天人们熟知的《溪山行旅图》《早春图》,都是这一图式的代表作。
西方艺术怎么看,同样在一批新著中予以刷新。每一个新增的触角,都藏着一个新发现。英国科学院院士,牛津大学艺术史系荣休教授马丁·坎普所著的《图像背后: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探微》,来自湖南美术出版社。这俨然一部披着艺术史皮的生活史,直白、风趣、新奇。坎普在书中旁征博引,探讨了很多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创作背后的问题,尤其是艺术家的角色和艺术作品在不同类型的观众中所起的作用。例如,尽管委托合同可以证明艺术家们的工作成果,市场却表明他们的作品在当时可能远不如一张床有价值。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图像与爱欲:马奈的绘画》中,复旦大学艺术哲学系主任沈语冰教授从图像学、艺术社会史和视觉考古学等研究视角,带领人们跨学科认识“印象派之父”马奈。其中,为揭示马奈何以被波德莱尔认为是“现代生活的画家”,书中道出马奈的作品何以展现19世纪巴黎的现代城市和社会,以及人们在现代城市中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而之所以坚持研究马奈,则是因为在作者看来从中有助于形成对西方整个现代艺术的正确认知。
小写的艺术私语:无声激活被忽略的视觉教养
另一类时下多见的艺术图书,则以平易近人的个人化视角而富于共情力。尽管著者多为业内专家,他们在书中却偏不一本正经传道授业,而分享着私家艺术感悟,有时不免带了几分琐碎与随意。润物细无声的艺术滋养或启发可能就藏在其中。
今天正值读图时代,但人们未必读得懂“图”。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新的《见与不见:读图时代的视觉教养》中,云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王新的“野心”很大——致力于提升读图时代大众的视觉素养。不过,他在书中用了一种举重若轻的方式、春风拂面的笔调,用50余篇艺术随笔,试图串联起一个完整的图像识读系统。全书融汇古今中外诸多领域,频频闪现令人心头一颤的灵光。例如,他讲到艺术中的“过”或“不及”,看似败笔,往往实为作品中最有味道之处。米开朗基罗晚年未完成的“奴隶”,让英雄迟暮的苍凉,生命困局的绝望及由此酿发的激愤,意犹未尽,余音绕梁。苏轼《黄州寒食帖》中“但见乌衔纸”的“纸”字最后一笔,一拉而下,长达三字,明显“过”了,但感人的也正是诗人顺从手感的这份不能自已。
方增先能察觉每一个空间不同的微妙气味,即便闭上眼睛也能分辨;邵仄炯具有宋元文人气质,始终是微笑的旁观者,从不多话,也很好说话……情往似赠,兴来如答,海上文艺圈群像,尽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鲜出炉的《既见君子——海上艺文录》。很难定义这本书的体裁,或是评论与随笔兼而有之。作者胡建君,是高校老师,是策展人,也是诗人,本身拥有“有趣的灵魂”。基于自身的禀赋和格调,她择选身边时相过从、也是申城最优秀的一批艺术家展开“白描”,内容兼及书画、篆刻、雕塑、摄影、陶艺、玻璃等领域,既有已故海上艺术大家方增先、张桂铭、贺友直等,也有亦师亦友的陆康、卢甫圣、何曦等。如何看懂艺术作品自然渗透在字里行间,更让人纵览海上艺术家个性与风情,成为了解海派现当代艺术及相关人物日常与交游的文献资料。
艺术家在对谈中迸发的妙语,则闪现着一些迷人的随机性。惊奇WonderBooks出品的《行走在无形无垠的宇宙》,艺术名家向京的对谈录,创造了一种奇妙的阅读体验,是非虚构的现场对话,也是虚构的跨越时空的长谈。书中“混剪”了向京与作家林白、哲学家陈嘉映等不同领域的朋友进行的14场对谈,有时显得不免游离,有时抖出的机灵不禁让人思绪飞得很远。比如:“有些当代艺术作品的展览,跟娱乐工业是一样的制造感。”比如:“我觉得在这个时代,人们已经完全习惯那种浅消费了。人到场,但并不到达,他们来了,但是他们来了就是急于拍照、自拍,然后不断地向社交媒体汇报。”
作者:范昕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