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画材颜料第一品牌,马利的百年史,也是中国美术发展进程的生动写照。近日,“民族之光——百年马利和她的艺术家朋友们”特展亮相金山区博物馆,生动展现“马利”作为民族颜料品牌与艺术家朋友们及中国美术发展进程的紧密连结,并且让人们看到老字号在新时代焕发出的新活力。
展览以“书画”为笔,以“创新”为魂,勾勒老字号品牌之美,衍化中华艺术之奇,共分为“百年马利”“画家之友”“美育之星”“国货之光”“民族之光”和“马小莉体验区”六个展区。
本次特展的策展人、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文汇报创意策划总监张立行表示,1919年马利品牌的横空出世,不仅寄寓了国人对于拥有民族美术颜料的殷殷期望,也是中西融合、开放包容、不拘陈规、敢于开拓、求变求新的上海城市精神的产物。
在业内看来,民族品牌肩负着“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时代使命,国有企业既要做优产品和服务,也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此次展览是创新“马利”品牌与传承优秀传统艺术的紧密结合,是传扬文化自信与弘扬民族品牌的有益尝试,对于公众了解国有品牌、提高艺术修养、促进文化传承具有积极意义。
张充仁作品
上世纪初,为重振民族绘画艺术,一批有识之士以上海为中心开始推动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影响深远的“洋画运动”。秉持“精研古法,博采新知”的宗旨,欧洲的“西洋画”绘画艺术被引入中国。1912年,由刘海粟、乌始光、张聿光、汪亚尘等人创建的上海美专,走出中国遏制近代绘画艺术衰落的第一步。但当时英国、德国等国家的昂贵的西洋画颜料逐渐占据了中国市场,上海的一批爱国人士开始下决心一定要用中国的颜料画中国的画。
1919年5月,张聿光牵头与其他九位画家、教育家、企业家等各界人士,创办马利工艺厂,开启中国国产颜料生产的创业之路。“马利”之寓意,一是为表示齐心合力,十位创始发起人先选了一个十笔划的“馬”字,取“马到成功”之意;再选了一个“利”字,希望颜料厂能够“利国利民”。
朱德群作品
中国第一瓶广告色颜料、中国第一支水彩颜料、中国第一支油画颜料、中国第一支蜡笔、中国第一支软管国画颜料……百年马利的历史上,创下过多个“第一”。
在20世纪30-40年代期间,马利的产品成为最早飘洋过海的民族工业的代表,为旅居和出访的华人艺术家提供了大量高品质颜料。在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艺术交流的同时,马利颜料在国际声誉鹊起,华人画家都为能够使用上中国自产的颜料而感到自豪。为此,当时许多书画名家都为马利题字,如于右任题写“光照中国”、徐悲鸿题写“光腾采耀”、林风眠题写“提倡国货,挽回外溢利权”、何香凝题写“绚烂夺目”、柳亚子题写“五光十色”、汪亚尘题写“国货之光”等。
1983年,时任上海美术颜料副厂长(主管技术)的徐惠方拜访了刘海粟及其夫人夏伊乔,探讨了中国画颜料的历史与创新的问题。探讨过后刘海粟十分高兴,欣然提笔题字“中国画颜料”,这幅题字目前被使用在马利牌高级国画颜料的产品包装上。
王云鹤作品
展区中心“百年马利”的以大事记记录了马利从1919年诞生以来至今20件重要事迹。“美育之星”“国货之光”以丰富多样的文献资料从不同的侧面展现马利品牌的辉煌历史,阐述马利企业文化的精髓。走过漫长的104年,马利始终不忘其“爱国”的国货品牌初心,坚持过硬的产品质量和亲民的品牌定价。同时,高度重视美术教育这一社会使命,通过开设奖学金、研学等形式持续为我国的美育事业贡献力量。
周碧初作品
“画家之友”展区讲述着诸多画家自马利品牌诞生起结下的深厚情谊。马利颜料助力画家安心创作,其工艺、技术及品类也得到各位画家们的鼎力相助。正是马利与艺术家间相互支撑的深切友谊,实现了“马利”品牌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的高质量、满情怀的发展历程。马利的历史也是中国画家创作发展的历史,共同成长,相互成就。
魏景山作品
在马利百年发展历程中,诸多书画家使用马利颜料绘制作品,并赠与马利百余幅。“民族之光”展区此次共展出52幅作品,其中包括8幅书法作品、24幅国画作品和20幅西画作品,内容涵盖山水、花鸟、人物等多种题材,充分彰显中国精神与审美,将中国书法、中国画的表现力和中华优秀的文化价值相融合。这些作品都来源于艺术家们浓厚深切的生活体验和积极向上的艺术追求,既饱含艺术家们对百年马利品牌的殷殷期望,又深刻表达对人生百态的独特思考,展现着他们与马利之间千丝万缕的血肉联系和美好情感。
陈钧德作品
在以品牌虚拟形象代言人“马小莉”为视觉主体的“马小莉体验区”,呈现了一个集个性化、年轻化和艺术感为一体的全新展区,“马小莉”书签、发卡、帆布包可爱精美,书法及国画作品冰箱贴、折扇创意十足,“马小莉”创作的数字艺术品《天色》栩栩如生,展现了百年马利虽为“中华老字号”却依然敢于开拓、顺应时代、求新求变的品牌精神。
展览由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指导,金山区文化和旅游局、金山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金山区档案局、上海红双喜(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将展至10月19日。
作者:范昕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