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上海交响乐团在青年指挥家、乐团助理指挥张橹的执棒下,携委约作品《我们的世界》压轴亮相正在哈尔滨举行的文旅部“全国优秀交响乐作品展演”。
本次展演汇集了全国14个省(区、市)的多支交响乐团, 共12部交响乐作品入选。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推荐,上海交响乐团委约四位“80后”作曲家黄凯然、张巍、杨帆、郑阳联手创作的《我们的世界》成功入选。
作为亚洲历史最悠久的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引领了交响乐在中国发展的每个重要历史阶段,见证和推动着中国交响音乐事业前行的每一步。在向中国观众介绍西方经典的同时,打造中国当代交响乐的宏伟蓝图,用音乐在国际舞台奏响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也是上海交响乐团矢志不渝的使命与担当。
以年轻音乐人开阔的音乐视野为时代画像
《我们的世界》在音乐总监余隆的倡议下,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以年轻音乐人开阔的音乐视野,为时代画像。四位青年作曲家黄凯然、张巍、杨帆、郑阳,用年轻人的情感肌理展现和想象现在所处的时代和未来的世界。作品分为“温暖中国”“速度中国”“幸福中国”“未来中国”四个独立乐章,音乐犹如一颗颗收藏生命和生活的时间胶囊,让四个乐章从内在精神和气韵紧密相联,共同追求中国风格的彰显和中国文化的表达,既是记录当下生活的札记,又是一封写给未来的信。
“作品洋溢着振奋人心、充满活力的‘青春感’。作为新生代作曲家群体的缩影,他们勇于使用自己所处时代的音乐语汇,用音乐在表达自我内心感受的同时,真诚地与观众交流。他们用心、用情与用力书写当代中国的华章,不仅留给人们情感的激荡,更让我们对于中国音乐的未来充满信心。”演出后第二天的研讨会上,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著名作曲家郝维亚这样评价。
中国音乐学院王宁教授谈到,“上海交响乐团给青年作曲家提供了自由创作的机会和空间。这对中国新作品的创作起到了非常大的影响,是一种激励。”与会专家在给四位作曲家提出一些建议的同时,也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他们在这台音乐会中,看到了中国青年作曲家的成长,也看到了中国音乐未来的希望。
此番参演,除《我们的世界》,上海交响乐团还精选了近年来乐团委约的另外两首重磅力作。青年作曲家杨帆创作的《父辈》是上海交响乐团为庆祝建党百年四部委约新作的其中一部,作曲家将他的个人视角及感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通过自己个性化的音乐语汇和创作技法,表达对父辈、前辈们的崇敬,阐释一位“80后”对信仰和理想的理解;青年指挥家、作曲家俞极创作的《丝路·颂》,用“呼唤”“旅途”“丝路颂”三个乐章,勾勒“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风土人情,以极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间音乐特色的音符,描绘“多元文化相通共融”的精神和共建美好生活的期许。
中国音乐学院原院长赵塔里木说,“整台音乐会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四位作曲家把他们的理想和担当都通过作品表达出来了。这种信心给了我一种直接的感受,那就是交响乐事业的断层感消失了。上海交响乐团用委约创作的方式,去做中国交响乐文献的积累,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扎扎实实的基础工作,也是上海交响乐团在新时代为中国交响乐的发展和建设做的基础工作。”
上海交响持续为中国交响乐事业发声
整台音乐会实则是上海交响乐团持续为中国交响乐事业发声的一个缩影。1930年,梅百器指挥工部局乐队在大光明电影院演奏了黄自的《怀旧》,中国交响乐作品发出了振聋发聩的第一声。从那时起,中国交响乐创作的种子在中华大地的音乐沃野中破土萌芽。越来越多的中国作品开始出现在工部局乐队的节目单上,上海交响乐团也把演奏、推广中国作品贯穿于乐团发展的各个时期,促动中国当代作曲家奋笔创作。
乐团录制出版的《中国交响七十年》唱片集,系统梳理了1949年-2019年中国交响音乐创作发展的历程,抒怀几代中国音乐人灵魂深处的中国梦想。
上海交响乐团不仅在每个音乐季及国内外巡演中演奏大量中国作品,音乐总监余隆上任后,委约创作更是驶上快车道。2009年以来,多达20余部委约作品相继诞生,乐团通过委约创作的方式,激发中国声音在世界的回响。
从老一辈驻团作曲家朱践耳先生的十部交响曲,到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上来自全球的年轻选手演绎陈其钢的《悲喜同源》、周天的《夜途》。上海交响乐团在委约作品的创作、推广及版权模式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创新。
委约约翰·科里亚创作的《甜美的早晨》,开创了中国乐团与国外著名乐团联合委约的先河;与中国爱乐乐团、广州交响乐团,北京国际音乐节等机构联合委约的多部作品,如赵麟的大提琴与笙双协奏曲《度》、刘索拉的交响舞曲《大闹天宫》等,折射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021年,乐团又率先在国内首度试水委约作品版权开放,与社会共享共演《中国颂》《我们一起奔向大海仰望星空》《父辈》《逐浪心潮》四部庆祝建党百年的委约新作。
不论是朱践耳、瞿维、叶小纲、陈其钢等中国作曲家,还是约翰·科里亚、安迪·保秋、法齐尔·萨伊、阿隆·齐格曼这些外国作曲家跨文化视角下对中国文化的解读,上海交响乐团不断推动着当代中外作曲家共同丰富中国作品的艺术内涵,而委约作品交由国内外优秀乐团接力演绎,线上线下的全球传播,则让中国作品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
上海交响乐团供图
作者:姜方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