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与电视剧《我的人间烟火》相关的话题,热度最高的无疑是“魏大勋碾压杨洋”。这事儿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是因为论演技,尽管科班出身,但魏大勋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一个常年混迹于各类综艺节目的综艺咖,还是主打搞笑的那种;论颜值,怎么可能跟“军艺校草”“现偶之神”相提并论,毕竟在万千粉丝心目中,“人生就是在不同阶段反复爱上杨洋”呐;论戏份,魏大勋在剧中所有出场时间加起来怕是连一集都不到,演员表上注明是“特别出演”。
情理之中,首先是因为人设讨喜。魏大勋在剧中扮演的孟宴臣,对外是生人勿近的冷面霸总,对内是爱而不得的深情义兄。说起来也是一个非常脸谱化的设定,韩国偶像剧就非常擅长塑造此类男二,可是架不住观众喜欢,所谓“男主属于女主,男二属于观众”,对于这种角色,演员只要正常发挥就行。
而更重要的原因则在“参照物”杨洋身上。杨洋的演员生涯,是从在李少红版《红楼梦》里出演贾宝玉开始的,几年后凭借电视剧《微微一笑很倾城》扶摇直上成为顶流。但是一直以来,大众对杨洋演技的质疑从来没有消失过,直到此次随着《我的人间烟火》的播出似乎到了顶峰,“自恋”“油腻”“端着”等标签汹涌而至,大有“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架势。
标签永远是简单粗暴的,但是话糙理不糙。杨洋在表演上确实存在很大的局限和短板。解放军艺术学院(现为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舞蹈专业的背景,让他下意识地会在镜头前“挺身板”和“起范儿”,再碰上《我的人间烟火》里男主宋焰这种眼高于顶的角色设定,看在路人眼里就是“天上地下我最帅,四海八荒我最牛”。但是如果有演技好的对手带动他,让他的关注点离开摄像机,他的表现就会相对自然很多,这一点在《你是我的荣耀》里他和王诗槐、潘粤明这样的演技派同框时就表现得非常明显。
真正值得追问的是:观众都能看出问题的表演,为什么可以过关?
换句话说,演技不好,全是演员的问题吗?
有一条网友评论可以部分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也是很佩服导演,在同一部剧里出现杨洋、王楚然(女主演)和魏大勋时,感觉三个人在演三部剧。他是怎么做到的?
虽然最终站在台前的是演员,但真正决定表演水平的是导演。表演指导刘天池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说过一段话,大意是,演员是和导演共同完成创作的,他们在表演过程中看不到自己,此时导演就是演员的镜子,来告诉演员方向,调整演员状态,同时作出判断,把演员演得更好的那条留下来。最能证明这一点的就是,我们经常看到同一个演员在不同作品里呈现出云泥之别的表演水准。
但为什么说这也只能“部分地”回答这个问题呢?因为在今天的产业现状中,导演的话语权也被一定程度地消解了。过去的常态,是再大牌的演员站在导演面前心态也是弱势的,会不断跟导演确认:我这条演得行吗?如今的常态,则是在片场,导演需要哄着演员,尤其是那些自带流量的演员。
关于杨洋此次“翻车”,有网友说,这是给流量艺人敲响了警钟。但流量是原罪吗?谁能否认流量对于文娱产业和影视作品的重要性呢?只是正视流量的作用不等于将一部作品完全押宝在流量身上。恰恰相反,正因为很多流量艺人有着演技上的明显不足,需要作品链上涉及到的每一个岗位都花更多的精力去取长补短。然而我们看到,对于流量的依赖已经成为今天影视行业某些制作和出品方的惯性思维,在这种惯性思维的指挥下,不仅流量的短板被忽视,人物塑造、情节设计等方面的短板也被忽视。
当网友吐槽杨洋“永远在重复演自己”时,不妨再多问一句:是什么让他一而再再而三地踏进同一条河流?
作者:林予兮(文艺评论人)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邵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