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舞台表演的讲故事,它是一门想象的艺术,是用语言的力量调动观众的思维,完成形象的塑造。”5月19日在市群艺馆举行的首期“上海故事创作讲演培训班”结业仪式上,原上海民协主席、《故事会》主编何承伟说。
每个人每天都可能发生着各种故事,真实的生活就包含着喜怒哀乐,因此富有真情的故事往往是最动人的。在现场,何承伟和学员分享了一段罗阳的真实故事:罗阳曾任歼15飞机的现场研制总指挥,他每天将汽车开到母亲家窗下,打个电话说“妈妈我来了”,母亲会在窗口向儿子招招手,就算母子俩见过面了。这一天罗阳牺牲了,驾驶员知道罗母还等着罗阳,就照惯例把汽车停在罗母家门口,却没有人打电话了,老人家在窗口使劲往下看,却始终接不到儿子的电话……在场的很多学员被这个故事感动到落泪。
此次培训,首次采用“带作品入班”的形式——讲演和创作学员分别带着作品和视频报名,通过评审方能获得入学资格。市群艺馆、市民协、市曲协三家单位从中精心挑选的来自各行各业的近60名青年学员参与培训。通过培训,不仅让会写故事的人能讲好故事,也让会讲故事的人也爱上创作。
松江文化馆的周昱灿是创作组学员,曾创作过小品《护照》《破产夫妻》参加新人新作展评展演。此次参加培训,想挑战一下自己,看看能否通过培训把故事写得更上一层楼,顺带还可以为自己6个多月的女儿讲故事。她认为,创作和讲演结合的培训很实用,一下子打开了创作思路,甚至还在故事讲演的课程里找到了一些曲艺创作的规律。
表演组学员司红来自静安区共和新路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她表演的故事《弄堂里的小先生》《三个白眼》曾荣获市民红色故事大赛优秀“红色故事传讲人”称号和倾听上海——第三届上海市故事大赛“优秀故事员”。参加完培训,司红觉得讲故事是一种二次创作,赋予故事更鲜活的生命。
人人都会讲故事?这门语言艺术形式其实大有“讲头”。“故事的起承转合,语言艺术的逻辑性、合理性和丰富性决定了这个故事好不好听。”培训班的导师、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吴新伯表示,讲故事的方式需要与时俱进,“我的前辈们特别喜欢京剧,当年以学习京剧为荣,苏州评话的传统表演中带有浓浓的京剧色彩。我们这代人又借鉴了不少影视作品的手法,演现代作品的时候常会使用闪回、蒙太奇等的手段。”时代在发展,故事的内容和讲故事的方式也要跟上潮流,才能让更多的人喜欢听上海的故事、中国的故事。
据市群艺馆党总支书记、馆长吴鹏宏介绍,早在1982年,该馆就举办了“首届上海市故事会串”,十年间从本市延伸到长三角,不断发挥着上海故事在全国范围的引领作用,也在潜移默化中打下日益深厚的群众基础;1985年在市群艺馆创刊的《上海故事》30多年坚持首发原创故事,为各类故事讲演活动提供了扎实文本;刚度过十周岁生日的上海市民文化节,每年都会在市民红色故事大赛、市民写作大赛等各项讲演、写作活动中,源源不断涌现出讲故事、写故事的新秀力量,每年的新人新作,群星奖的获奖作品,也都离不开一个个生动好看的故事核……故事,这个为百姓所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正在当下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桥梁作用,在多姿多彩多元的文化生活里,助力着社会公众文化素养和美育素养的提升。
作者:李婷
编辑:卫中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