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剧场戏曲怎样被定义?它如何能够抵达更多观众?小剧场的实验性和市场性是否可以兼得?3月13日,由上海戏曲艺术中心与文汇报社等共同主办的“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活动之一——“无界”小剧场戏曲微论坛在宛平剧院举行,主创人员与业内人士共聚一堂,畅聊小剧场戏曲的发展与未来。
《剧本》杂志副主编武丹丹作为评审之一,一路见证着展演的成长。在她看来,小剧场戏曲近年来在国内呈现“风起云涌”的态势,上海、北京、广州等地都出现了相关展演与艺术节。在她看来,小剧场并非仅仅是舞台空间的变小,更是助推了观演关系的改变,演员与观众之间拉近的距离产生了别样的化学反应,而这正是小剧场的魅力所在。
经过多年的培育,参与展演的作品从最初的“大戏小演”到逐渐展现出真正的探索性和实验意义,武丹丹在观察后总结了入选剧目三个向度的“出发”:向经典进发、向精致出发、向精神出发。文本上,不少创作者选择回溯与再造经典,诞生了如《俄狄王》《马克白夫人》《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作品;精致化则体现在剧目品质的提升,一批年轻戏曲人借小剧场实现了迅速的成长,在展演中交出了愈发成熟的“作业”;与此同时,展演充分彰显了平台效应,志同道合的戏曲工作者们每年相聚在上海,互相交流学习,戏曲大码头则为他们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同时放大作品的“音量”。
“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举办以来吸引到不少“梅花奖”演员参与,与年轻戏曲人共同耕耘这片沃土。京剧名家傅希如曾试水京剧版“哈姆雷特”《王子复仇记》,在他眼中,小剧场是戏曲演员寻求突破的不二之选,“《王子复仇记》对我最大的帮助就是‘破’,破我的程式化、破我固有的思维方式,破对唱念做打狭义的理解。”
对于幕后创作者而言,小剧场更承载着实验场和孵化器的意义。“在传统老戏面临到观众瓶颈时,小剧场为我们打开了思路。”上海淮剧团团长龚孝雄表示。从2016年起,上海淮剧团陆续创排了五部小剧场作品,为剧种注入新的表演元素和舞台形式。《画的画》走出国门斩获奖项、《孔乙己》面向学生群体推广淮剧、《秀才·审妻》走进社区收获好评,这些都是小剧场创作结出的新果实。
“实验探索的精神、自我突破和自我否定的精神一直以来都是小剧场的可贵之处。”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副总裁喻荣军表示,“小剧场为戏剧人提供了自我更新的机会,只有不断地为观众提供更多的可能,才能推动创作的欣欣向荣。”
作者:王筱丽
编辑:陈熙涵
责任编辑:黄启哲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