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音乐》
[美] 大卫·拜恩 著
陈锦慧 李剑敏 译
湛庐文化 | 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文化艺术产业正在随互联网的发展而急剧变化,迈入一个新时期——泛音乐时代。科技的进步会如何影响音乐人的创作以及听众对音乐的体验?演奏场地对于孵化音乐人有什么重要作用?音乐人如何才能在商业上取得成功,实现理想与现实的平衡?当世界步入数字时代时,音乐产业会面临什么样的挑战与危机?音乐家大卫·拜恩在《制造音乐》中对上述重要问题给出了回答。
>>内文选读:
“重”听音乐
无限的选择就是没有选择。在供过于求的时代,音乐俯拾皆是,获取不是问题,关键在于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音乐。有人索性放弃,继续聆听陪伴他们成长的那些艺人,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既无时间也无脑力与新音乐打交道。费心费力挖掘新音乐对他们的职业生涯以及养家糊口显然无甚益处,无异于浪费时间。不过,尽管他们继续消费的老音乐可能妙不可言、永垂不朽,但对新音乐的点滴探索于他们的职业和生活都有益处,哪怕是间接的益处。
“这首音乐让我挨过了高中”,“这首音乐救了我的命”,如此说法我们时有耳闻。音乐告诉人们,不论在感情、体验还是思想上,他们并不孤单。新的思维方式呈现于歌词、声音、制作与节奏。我们无意识地吸收这些声音隐喻,继而以全新的眼光看待生活的方方面面。音乐自有严肃的价值在,前提是推介给我们的音乐可以让我们感动和兴奋。过滤或把关,不论经由我们自己还是别人,决定了我们听到何种音乐、受到何种影响。当我们与艺术日益脱离时,当供过于求,让我们应接不暇时,我们作为一个具有创造力的社群,失去了对自身而言至关重要的东西。那么,有没有办法让探索发现更简易?技术可以让我们逆趋势而行吗?
过去,所付即所得:我们购买黑胶唱片、CD或付费下载。被音乐感动的前提是你首先得拥有,可是如今线上音乐唾手可得,以极低廉的价格就可大量获取。实物本身的价值在降低,反之,体验以及发现的价值在增长。体验通常指现场演出,发现则是经由过滤、缩小无限选择的过程。有时候,体验与发现有所重叠。选项太多的时候,我们反倒经常选择“以上都不是”。我们其实更倾向于宁少毋多。可是只有当它对我们个人有意义时,这个“少”才有效。我们想要一种自由意志的假象,以为我们所听的音乐就某些方面而言是我们的自主选择。我们甚至乐意被广播电台告知刚刚播放的寥寥几首歌可谓百里挑一,而且我们相信他们提供的服务缩小了我们的选择。这是一种并不新鲜的集展,可是对许多人而言总比供过于求、无从下手强。广播电台的选择基于收听率以及某些隐秘影响,可是如果听众不买账,金钱或贿赠的引诱未必总是有效。所以唱片公司或许可以控制播放曲目,但是一个电台如果总是用蹩脚货忽悠我们,我们就会用脚投票。就此而言,电台反映了某种共识。
在互联网社区发展起来之前,粉丝群里就有这种共同信任。如今这些社群和独立电台依然存在,由此而来的信任感让我们仍然愿意冒险尝试新音乐。我还是信得过朋友和个把乐评人推荐的东西。对音乐家和唱片公司来说,如何被人发现成为首要问题。对于音乐家,让自己的音乐被人获取不难,难的是怎么让人知道。
如今,新的推介方式纷纷涌现,加上易获取、低风险的特点,极大改变了音乐行业。信任、(音乐信息的)深度和丰富性的问题依然存在,可是天平已经倾斜,推介越发重要。在我看来,存在4类发现和集展音乐的方式:业内人士的推荐、音乐自身的号召、社会和文化的影响(通常由算法控制),以及叙事。
作者:[美] 大卫·拜恩
编辑:袁琭璐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