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讲文物》
沈从文 著
读客文化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
本书精选沈从文文物研究文章30篇,分门别类地介绍了玉器、陶瓷、漆器、琉璃等文物的鉴赏知识、加工工艺、历史典故、研究方法,把6000年文物分门别类地看个遍,从此掌握看文物的门道。全书包含近200张全彩文物图片,呈现沈从文笔下的文物之美。收录沈从文的演讲《我是一个很迷信文物的人》,听沈先生讲述自己是如何研究文物的。另外还收录《沈从文的后半生》作者张新颖教授的导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沈从文的文学创作与文物研究之间的关系。
>>内文选读:
我们从古漆器可学些什么
楚漆器加工部分,大约可以分作四类:一、多色彩绘,如漆盾和人物奁具;二、朱墨单色绘,如羽觞和圆盘;三、素漆针刻细花,如大小奁具;四、浮雕罩漆,如大小剑匣。楚漆器花纹特征,从总的方面来说,是主题明确,用色单纯,组织图案活泼而富于变化。表现技术从不墨守成规,即或一个漆羽觞的耳部装饰,也各有匠心独运处。在器物整体中,又极善于利用回旋纹饰,形成一种韵律节奏感。例如图录中的龙凤云纹漆盾和新出土的凤纹羽觞,都得到同样高度艺术成就。构图设计,还似乎未臻完全成熟,却充满了一种生命活跃、自由大胆的创造情感,处处在冲破商、周以来造形艺术旧传统的束缚,从其中解放出来,形成一种新的发展。
战国彩绘云龙纹漆盾(湖南博物馆藏)
最显明的是用三分法处理的圆式图案,本出于殷商青铜和白陶器中的“巴纹”,当时在彩绘木雕上镶嵌的圆泡状的蚌片,也有同样花纹。春秋战国时新流行的玉具剑的柄端,也常使用这个圆式图案:或错金,或嵌松绿石,或嵌一片白玉,多用三分法加工。但是因为面积小,变化就不怎么多。在楚漆器中,奁具和盘子类需要范围极广,每一个套奁里外,常用到五六种不同装饰图案,绘画的表现又比雕刻、镶嵌简便,因此这种图案,竟达到丰富惊人的美术效果。经过汉代再加以发展,如在他处发现之三辟邪奁里装饰和三熊盘,设计妥贴周到处,在中国工艺图案史的成就上,也应当占有一个特别地位。楚漆器的花纹,大部分是用龙凤云纹综合组成,却并不像铜器花纹的凝固。从个别优点而言,如本图录中的漆案,因为平面空间比较大,红黑二色对照调子鲜明,即或只用几道带子式花纹作间隔装饰,经常也作得特别美观。羽觞造形不必受定型限制,材料处理伸缩性大,能把完整造形秀美花纹结合成为一体,更容易见出古代楚漆工的大胆和巧思。
彩绘大漆盾同墓出土共四件,现存比较完全的计二件,虽大小形式相同,可是每一盾上的装饰图案,都表现出不同风格和性格,图案的综合变化,真是无比巧思。狩猎纹漆奁花纹,和战国以来一般金银错器花纹,显然一脉相通,也就为我们初步提供了许多物证,明白同式图案的发展,长江流域荆楚、吴越工人实有大贡献。这时期金银错和刺绣花纹,其实都是由漆器花纹发展而出。
西汉云龙纹漆盘(湖南博物馆藏)
这些东西值得我们重视,不仅因为它是“战国漆器”,更重要还是“战国时代装饰艺术的作风”。种种花纹图案当时无疑还曾反映到造形艺术各部门,特别是建筑彩绘装饰上,具有那个时代风格的特征。
汉代漆器在材料应用和图案设计两方面,都进一步有了新的成就。首先是特种漆器的制造,已成国家特种手工业生产一个重要部门,除政府所在地的长安洛阳,少府监所属工官东园匠,经常大量生产各种“乘舆髹器”,此外“西蜀”、“广汉”和“武都”各地,也特别设立工官,监造各种精美漆器,并把成品分布到国内各个地区去。这些金银加工漆器,通名“金银文画釦器”或“叁带金银釦器”,艺术价值既高,同时也是当时货币价值极高的特种工艺品。
作者:沈从文
编辑:袁琭璐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