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各类演出场所里,书场是特别的存在——这里的观众老年群体占到绝对比例,70岁是其中的“年轻人”,这里的“日活量”却很高,忠实的老听客几乎每天准时来报道。在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看来,书场虽然体量不大,却拥有顽强的生命力,虽然经历过市场的低迷和疫情的影响,依然拥有坚实的群众基础。随着疫情阴霾的逐渐消散,书场如何迈开脚步赢得更广阔的观众?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今天举办上海书场工作总结交流会,并为2022年度上海书场优秀先进工作者们颁发奖状。
与演出行业的工作者一样,书场从业者去年也遭受到疫情不小的影响。为确保年长观众在特殊时期的健康,书场的卫生防疫工作丝毫马虎不得。作为乡音书苑执行人,赵进在广大听众中始终保持着敬业和细心的好口碑。去年8月下旬,乡音书苑是第一批恢复开放的书场之一,为保证观众的安全,赵进事无巨细地落实每一个环节:为排长队观看长篇评弹的观众提前做好防疫检查 ,为年纪大的听客主动做测温登记,为早早等候的听客发放购票号码牌,为书场内保持恒温提前已开空调,尽力为听客们提供舒适的环境。疫情最紧张的12月份,来自新虹书场的刘奕玲仍然安排4位演员在书场坚持演出,用她自己的话说:“哪怕只有一位听客,依然要为他们提供好服务。”
如今,上海各大书场均已陆续恢复演出,演出方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高博文给出一项最新数据,上海评弹团三月份的演出场次总计将突破160场。“书场是评弹的基本盘,也是传播江南文化的重要阵地。”高博文对记者说道。据他回忆,在没有演出的日子里,他常常接到来询问书场何时开放的电话,“书场是许多老年人度过午后时光的场所,我们一定要牢牢守住。”
在维护好传统业态的同时,开辟新赛道也是摆在书场人面前的一道新课题。据市演出行业协会会长韦芝介绍,协会今年将推荐演艺新空间、区级文化馆等新场所,进一步推动书场拓展新的受众范围和群体,让年轻观众有机会在各种形态的书场中接触到评弹节目。近期,上海评弹团就将在虹口的海派潮流新地标“今潮8弄”挂牌,演员们未来将在这里进行驻场演出,上海代表性的石库门建筑能否成为“书场2.0”令人期待。
作者:王筱丽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