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古典园林遇到非遗传承,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古猗园与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共建上海首个“非遗主题公园”正式揭牌,并于国庆长假期间推出国风创意市集、曲艺快闪、香囊制作、江南丝竹、黄梅戏、评弹等一系列非遗活动,引发广泛关注。业内专家认为,此举助力公园成为上海市民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空间,在可赏、可游、可品、可读中,非遗也将回归日常生活中。
根据规划,上海市将在“十四五”期间新建改建的公园中,增加体育、文化、音乐、艺术、戏曲、红色资源等元素,进一步突出“公园+特色”。首个“非遗主题公园”是“古典园林+特色高校”文教结合的有益尝试。
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的古猗园,至今已有500年历史,是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中面积最大的一座。自1959年修缮开园后,古猗园就立足传统,深耕传统,持续举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展演、展览活动。据统计,百余项国家级非遗项目曾在古猗园与市民游客“见面”,有200余位非遗传承人深度参与古猗园竹文化艺术节、上海民间收藏博览会、上海市荷花睡莲展、牡丹花友会、新春灯谜会、欢乐民俗节、端午文化周等。
作为上海市文旅局在南翔镇举办的“国潮游园·探金篇”活动的组成部分,当天的揭牌活动发布了古猗园建园五百年宣传片“古园猗梦”,回溯园林人文历史。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近年来在“传承非遗,创新设计”双高建设理念下的丰硕教学成果,与古猗园这个500年的古典园林相映成趣: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产品艺术设计专业群推出“古猗新韵”中国传统服饰创新设计沉浸式秀演,汇聚学院师生30余件非遗服饰作品。现场展示的“醉美古猗”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学生的优秀写生作品,则尽显古猗园四季之美。
据透露,古猗园与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共同成立的“猗园小贡生”美育课堂暨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今后将定期推出非遗美育体验活动,让古典园林这个天然美育空间和博物馆,激发出年轻人心中的共情,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非遗传承中来,助推非遗活态传承,探索出一条“历史” 与“当下”联通的新路径。
作者:李婷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宣晶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