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西装、打领带的莫兰迪,是不是和随性的毕加索很不一样?”“看看莫兰迪的画,大家猜猜他的个性是什么样的?”……
今年9月23日“国际手语日”的主题是“为所有人建设包容性社区”。昨晚,久事美术馆正在热展的“乔治·莫兰迪展”迎来一场特别的导览,一群特别的观众。馆方携手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面向视听障碍群体的博物馆融合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团队,在融合教育理念的启发下,共同带来一场名为“‘珍’沉浸式观展”的关爱听障人士公益观展活动。专业导览员杨丹妮和手语老师唐文妍分别用普通话和手语,一同引领在场观众尤其是特别受邀的听障观众欣赏色彩大师莫兰迪的艺术作品。
“静物和风景是莫兰迪画中常常出现的两类题材。”“莫兰迪的画越到后期,越是在做减法。”这样的手语颇具感染力,没有语音,一型一态却又都饱含意义,如舞蹈一般千姿百态,似悄悄化雨的风浸润听障观众的心田。活动中,听障观众们静心沉浸在51幅画作真迹中,不仅跟随手语阐释走进莫兰迪静谧的艺术世界,也不时在提问的形式启发下,用手语进行热烈讨论。
聋青技校美术聋人教师黄奕向文汇记者表示,自己参观中外美展无数次,这次活动通过市聋协发布公告受邀参加,特别是在导览讲解和手语翻译下受益不少。如果没有这两方面的帮助,自己将难以感受莫兰迪的作画历程和个人风格变化的认知和理解,并由此更深入了解这位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思想哲学,尤其是他打破静物和风景的固有作画技法和审美观念,使得整个色调和谐、静谧、朴雅。
互动游戏环节则特别安排在此次导览之后,邀请观众运用莫兰迪色系油画棒,画出他们心中的静物画并互相交流自己对于艺术的理解与看法。
此次活动的指导老师、华东师范大学中外博物馆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庄瑜告诉文汇记者,聚焦国内博物院面对特殊群体的服务体系不够完善这一现状,该校“面向视听障碍群体的博物馆融合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团队在展开积极尝试。“我们运用特殊教育、博物馆教育、教师教育等专业能力,以上海久事美术馆、长风商标海报收藏馆、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为具体实践平台,聚焦视听障碍群体展开博物馆融合教育模式的探索。”据悉,这支团队在充分利用场馆已有资源的基础上,完善场馆对视听障碍群体无障碍硬件服务支持,进一步制定融合教育活动方案,已经形成盲文导览手册、可触摸模型、手语视频、教育活动策划案等社会实践成果。
我国是世界上听障人士人数最多的国家,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的听障人士约2780万。世界卫生组织也曾发出警告称,到2050年,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将出现听力问题。听力障碍群体将在已有群体基数大的情况下呈现递增趋势,听障群体的文化艺术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加、增强,艺术教育作为教育形式之一,其面对听障群体的存在是必要的。此次久事美术馆携手来自华师大“面对视听障碍群体的博物馆融合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实践团队,除了为听障人士开设公益专场外,还精选了此次展览中的9幅作品,专门录制了手语导览视频,并将于近期更新相关展览标签,方便听障人士了解莫兰迪艺术创作背后的故事,提升他们的观展体验。馆方希望通过这类无障碍艺术导览活动,提升美术馆服务残障人士的能力和水平,让艺术突破身体的障碍,为更多残障人士提供感知艺术的平等机会。
上海久事美术馆自开馆以来,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深化优质服务,创新服务措施,致力于让每一位市民大众发现美、认识美、感知美。据悉,馆方未来还将继续与沪上各大院校及社会公益组织合作,推出多样化融合教育性质观展服务,让更多市民走进艺术,领略艺术,感受文化大都市的别样魅力和温暖。
作者:范昕
编辑:徐璐明
责任编辑:黄启哲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