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生塑造了很多角色,但樊锦诗是独一无二的,她在我的舞台生涯中具有特别的高度与意义。在十余年磨戏的过程中,我越理解她,我对她的爱就越深。”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表示。今晚,《敦煌女儿》将正式亮相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角逐“文华表演奖”,在衡水保利大剧院接受检阅。
为了以最佳状态登场,剧组自8月12日起,冒着酷暑不断打磨提升,努力让莫高精神在十三艺节的舞台上精彩绽放。《敦煌女儿》由茅善玉领衔主演,钱思剑、凌月刚、吴争光联合主演,汇集中国戏曲金牌创作团队。作品讲述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樊锦诗以50年的执著扎根坚守甘肃大漠,从上海小女孩到北大女生再到敦煌学大学者,穷其一生致力敦煌研究的人生历程,讴歌一代代敦煌人坚守理想的崇高情怀。
11年来,茅善玉与主创团队先后八次赴敦煌体验生活。“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16字的“莫高精神”成为沪剧人拼搏进取的不竭源泉和澎湃动力,坚定了沪剧人讲好敦煌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理想信念,构建起敦煌文化与海派文化的“同心圆”。
剧中樊锦诗唱段由茅善玉亲自设计,既要表达出夫妻间丰富深厚的情愫,又要显现出知识分子特有的含蓄内敛,更要把敦煌情怀与江南韵味融为一体。为了增添表现力,她在沪剧基本曲调中增添了跌宕起伏的变化,融入京剧、歌剧唱法,使之更具力度,更有张力。在表演中,旋律和情感自然而然的从心里流淌而出,许多唱段她都是一边流泪一边吟唱。
《敦煌女儿》后,另两部上海参评剧目《战上海》与《红色特工》也将相继奔赴这场艺术盛会。《战上海》是本次参评十三艺节文华大奖的唯一一台杂技剧。
该剧以解放军战士江华和地下党白兰这对年轻恋人的经历为线索,围绕正面战场和地下斗争两条主线交替展开,讲述了解放上海艰苦卓绝的历程,以及地下党组织为保护发电厂,与敌人展开斗争的故事,是上海杂技团首次对红色题材杂技剧的探索。为进一步提高演员们的表演和舞台表现力,上海杂技团特邀上海戏剧学院表演老师指导演员进一步挖掘角色内涵,梳理各自的舞台行动,努力塑造更为丰满的人物形象。
由李莉编剧的京剧《红色特工》将参评文华编剧奖,《红色特工》被观众称为是一部“好听好看”的红色剧目,是上海京剧院2021年为庆祝建党百年而创作的一部红色大戏,具有鲜明的海派特色。该剧以长期在中共隐蔽战线工作的革命英烈事迹为原型,经艺术加工、淬炼,展现他们追寻信仰、坚守信仰,打入敌人的“心脏”,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与之殊死斗争,并在危机时刻保卫党的不凡历程。
作者:王筱丽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