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书写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浦东史诗》、讴歌港珠澳大桥建设过程中奋斗精神的《大桥》,还是礼赞“当代愚公”的《山神》、致敬革命先烈的《革命者》,作家何建明近年来创作的一批报告文学作品始终与国家命运、重大事件、典型人物相关联,灌注了作者的饱满激情。在捕捉记录中国故事时,报告文学书写如何打动人心?这对文学的艺术探索带来哪些启示?
日前,理论专集《何建明新时代中国报告文学论》由漓江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四十余万字,以作家何建明近十年创作经验谈为主要内容,对报告文学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具有指导意义。
该书聚焦何建明近十年间对新时代中国报告文学的理论阐述与思考,兼收文学理论家对其创作的评论文章,全书分《理论谈》《创作谈》《作品赏析》《专家评论》四部分,共百余篇。其中《理论谈》部分,收录作家多年来对当代报告文学的思考与探究,开篇《什么是真正的报告文学?》即试图厘清什么是真正优秀的报告文学,力图纠正多年来对这一文体认知的偏差。
《创作谈》部分试图追踪还原“压舱石”作品的创作历程,总结经验,其中实地采访的故事尤为动人。
比如,央视一套前不久热播的电视剧《高山清渠》原著《山神》,何建明为采访黄大发三上“绝命悬崖”,弓着身子行走在千米高的悬崖边上,可谓命悬一线;为了采访百万三峡大移民事件,他一天中要换乘五六种交通工具,奔波20多个小时,早上还在京城,深夜就到了狗吠狼嚎的深山;为了调查贫困生现象,他一年走几十所大学,采访当事人400余位……
《作品赏析》部分,选取何建明为其他作家撰写的作品评论,是其跳出自身创作,对当代报告文学作家创作的批评与思考。在他看来,一种文体的理论建设,光有专业理论家、评论家的参与还远远不够,需要有更多有作为的创作实践者源源不断地介入,应格外重视新一代报告文学作家的培养。《专家评论》部分,选用评论界对何建明创作的解析点评,是从第三方角度对其国家叙事艺术风格的客观剖析。
四十余年来,何建明创作并出版五十余部文学作品,根据其作品改编的电影电视有十多部,他曾三次获鲁迅文学奖,五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 奖,是首位获得俄罗斯国家图书奖的中国作家。
图片来源:出版方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宣晶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