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如歌》
张邦兴 著
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我和美编王曦云把《女儿如歌》封面做出来发给张邦兴。十几个方案,他一眼相中了红白相间这一个,来了一句:“岁月如此火红,文字如此纯净。”然后嘱咐我们一定要把红棉花加上。从他的长篇小说《红棉红》开始,我就知道老张对这种花有执念,所以,并不争论就交代老王“红色部分成片加木棉花”,然而老王——以一个专业美编的坚持和不跟小女人较长短的沉稳——只加了一朵,在红白两色交界处。后来,看到“听见文山”记者刘昭歆写的书评《张邦兴变身号手》,突然觉得老王是可以跟老张干杯酒的天涯知己。
他的视角依然那么独特,一朵攀枝花又称木棉花还叫英雄花的花被他玩出花来,封面上的这朵英雄花比较写实——这是他纷繁复杂的思绪和几十年沉淀后的返璞归真——花就是号角(《张邦兴变身号手》)。
从《红棉红》到《我家富宁》,从筹拍中的电影剧本《女儿如花》到小说《女儿如歌》,地道广南人、有近600万字作品散见报刊或出版,前后70多件作品获国际、国内奖项的张邦兴,真的是手拿号角,一面收集富宁历史文化素材、研究富宁党史根脉,一面不遗余力地宣传富宁、歌颂这片红色土地上的英雄人物和平凡、美好、强悍的普通人。
张邦兴想过写生命、写花,但最终把这个题材写成了号角,这不是故意提高格局,而是他真的这样认为,这就是号。他当过兵,总是闻号而动。当作家后,他仿佛变成了号手,一直四处游走于田间地头,长期收集素材,在一次一次听老百姓讲的小故事时流泪或者酒醉,他要把这些小故事串起来,写出来,告诉人们……爱得深沉,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张邦兴变身号手》)。
我经常抱怨他不在正常时段回复信息,因为他总是夜里写作,早上睡觉。我劝他调整作息时间,这样下去于健康不利,平白养出个大肚子来并不是好事,虽然可以恭维成“一肚子的酒色财气”。
我是不配说自己惨的,张邦兴笔下的壮家姑娘们,身为女儿家,如花年纪,如歌岁月,该是如何美好,充满对于幸福生活的各种热望,然而“离离哀鸿遍野,安得金枝玉叶”,“她们是貌美如花、柔情似水的壮家女儿,她们也是意志坚定、经受得住种种非人折磨和严酷考验的红军战士……”山河无恙中的我们,被张邦兴的文字裹挟进那个艰苦的年代,看那群分明是普通人却又为着山河无恙这唯一热望而决然献身的英雄,出生入死。
出生入死,这是四个光是念出来都会把泪逼出眼眶的字。张邦兴在跋里写道:
我是在1995年的5月,开始接触和关注中共滇黔桂边区党委和其领导的红七军右江独立师余部,在富宁、广南一带开展艰苦卓绝斗争那段珍贵历史的。那一年,文山人民广播电台为纪念建党74周年,策划了一次宣传革命老区的活动,我和春建、冰山组成一个采访小组,由当时谷拉乡政府的小农带路,徒步进入七村九弄。
在那次为期半个月的采访中,我们听说了一些闻所未闻的人,了解了一些让人感佩不已的事,知道有那么一群共产党人,每个人都像一粒火种,在右江红色根据地丧失以后,转移到了以七村九弄为中心的富宁、广南一带开辟新区。他们在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没有动摇信念,没有放弃理想,没有停止斗争,在滇桂两地国民党军队的疯狂会剿中,开展土地改革试点,打击土豪劣绅,壮大党的组织,建立红色政权,发展红色武装,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在滇桂两地的反动统治。
他们创建的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是云南省创建的时间最早、坚持的时间最长、发展的规模最大、党政军组织最健全、少数民族群众参与最多的红色根据地。尤其是当地的一大批少数民族青年,在党的革命主张引导下,积极投身革命斗争的洪流,在对敌斗争的腥风血雨中锻炼成长。当地的少数民族群众毁家纾难支援革命,在敌人的残酷进剿中付出了巨大牺牲。可是,就是那么一群意志坚定、顽强斗争,历经种种磨难也不改初心的共产党人,却因为种种原因,在历史长河中被遗忘,一些人开赴抗日前线后再无音讯;一些人迎来解放了却不被认可;一些人只能隐姓埋名终老深山……直到邓小平同志1975年做出了“富宁是革命根据地,确有其事,望有关部门给予重视”的批示;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拨乱反正、落实政策时,这些人才敢在受访时流着泪、边唱壮语版的《国际歌》边承认自己的真实身份……
我引这么长的一段话,是想在高度尊重一部小说、不剧透的前提下,弥补我叙述上的无知和史识上的薄弱。刚开始,我提醒张邦兴,整篇序、前言或后记、跋什么的,结果他一口气、一夜之间发来几千字的代序《英雄本寻常》和跋。从一个编辑“少编点”的心理出发,我内心是拒绝的,然而看完之后,我却一篇也舍不得删他的——不同角度,不同讲法;不一样的情境,不一样的细节,关于这部《女儿如歌》,他有太多的话要讲,整个采写创作过程几乎又可以成书了。
你以为这只是一部小说?从形式上讲,是的,但就内容和意义而言,却是一次前后绵延近30年的挖掘,是一场穿越了时空阻隔的深刻对话,是不忘历史的责任在肩,更是随时吹响号角、初心不改的颂歌呐喊。
张邦兴以他富于剧本创作经验的独特分幕式写法、灵动的各色人物对话,将一部小说打造出了声光火电的影视效果。在他笔下,富宁这片红色沃土上的英雄儿女,像一座又一座照亮黑暗的灯塔。也许,不免有熄灯再见再也不见的悲壮,然而,留住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汲取红色力量的灯塔永在,总有人去持续点亮灯火,照见前途。
作者:冯 琰
编辑:蒋楚婷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