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恢复开放后的首个国际合作展览——“塔拉萨:海洋文明与希腊艺术”7月18日启幕。今年是中希建交五十周年,作为“中国希腊文化和旅游年”活动框架中的一项重要活动,来自希腊20多家机构的艺术品冲破疫情阻隔,飞渡重洋抵达上海,为沪上市民呈现一场两个文明古国跨越山与海的艺术“对话”。
希腊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十字路口,拥有一万三千余公里的悠长海岸线。本次展览分为“古希腊艺术中的海洋”和“现当代希腊艺术中的海洋”两大版块,共展出5件古希腊文物(全息投影)与34件/组现当代希腊艺术作品,探讨希腊人与海洋之间长久深厚的情感,展现希腊从古至今的变化。
希腊艺术中,港口、船只在不同时期被反复描绘,以各种表现形式和媒介呈现,展示了希腊与海洋的特殊关系。以比雷埃夫斯港为例,它是希腊最大的港口,也是地中海最大的港口之一,在希腊的传奇历史和当代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亦是“一带一路”上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本次展览中,有两幅作品描绘了比雷埃夫斯港。斯特拉提斯·阿西奥蒂斯1938年创作的布面油画《在比雷埃夫斯港口》描绘了该港口一个标志性的区域——雨中长堤 ,它通往圣尼古拉斯教堂和海关办公室。画面分为四层,以暗色调为主,游走于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之间。
与之相反,迈克尔·阿克塞洛斯1934年创作的布面油画《比雷埃夫斯》色彩温暖而强烈,具有野兽派的特点。这幅海港风景画描绘了海洋和港口,捕捉到日常中的宁静一刻——小舟、停泊的轮船以及该地的工业区都围绕在蓝色的海面周围,用色大胆、华丽。
对海的热爱,给了希腊艺术家无尽的创作灵感。杰出的海洋画家康斯坦丁诺斯·沃拉纳基斯笔下的《海景》,呈现了其对海洋的敏锐观察。该画作画面感十分强烈:汹涌的海面上并列航行着一艘帆船和一艘蒸汽船。蒸汽船在构图的对角线上驶向远方,同一航线上的帆船则位于前景,正面向观众驶来,它在波涛起伏的海面上展开风帆,船身倾斜,昏暗的色调表现了海上的恶劣天气。
而希腊绘画革新者康斯坦丁诺斯·马利亚斯创作的纸板油画《莫奈姆瓦夏》,在描绘莫奈姆瓦夏城的局部景色时,也不忘将对大海的勾勒与对建筑的兴趣相结合。
除了绘画作品,本次展览还展出了不同视觉媒介的作品,如摄影、视频、陶瓷等,体现希腊艺术的多样性。比如,帕诺斯·瓦尔萨马基斯的釉面瓷砖《美人鱼》突破了陶艺这一古老传统艺术的界限,并对其进行了现代化的改造,展现了当代艺术视角与希腊民俗艺术之间的对话。
希腊涂鸦艺术家团队OMIO的《德尔菲景观》则是灯箱装置艺术作品。
“受疫情影响,原定的12件希腊古代文物没来,我们选了其中的5件通过全息投影技术以虚拟呈现方式展出,其余的34件希腊近现代展品都按原计划运抵上海。”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表示,疫情之下跨国办展绝非易事,此次展览得以顺利举办,背后凝聚了各方心血。
按国际惯例,博物馆之间的国际合作展,一般由出借展品方派出文物专家和博物馆工作人员押运文物到展出国进行点交以确保文物安全,但疫情使得跨国押运难以成行。经沟通,出于对上海博物馆专业能力的信任,希腊文化和体育部同意本次展览的展品采取无人押运、线上点交的模式,布展现场由上海博物馆和希腊驻上海总领事馆共同负责。在展品运输过程中,中远海运集团全程监管,采用全程门到门的运输方式,从提取展品、定制标准箱、调整运输计划到清关、押运、布展,并为各环节制定应急预案,全方位保障了本次展览的运输安全。考虑到展品对环境温度、湿度的要求极高,需要加快通关速度,上海会展中心海关特别为此制定针对性方案,采取“无纸通关”叠加“提前申报”等便利举措,确保展品搭上通关“快车道”,从机场直达上海博物馆。海关工作人员全程跟踪监管,进驻布展现场逐一核验,免去了这批展品的担保押金,极大缓解了疫情之下办展的资金压力。
在悠久漫长的历史中,古希腊文明与中华文明遥遥相映,彼此照耀。作为“一带一路”上的重要伙伴,半个世纪以来,“文化交流互鉴”成为中希关系的一条鲜明主线。2018年,上海博物馆曾举办过一次特展“典雅与狂欢:来自雅典卫城博物馆的珍宝”,展示了两件来自雅典卫城博物馆的文物——科拉雕像和舞乐图瓶画器盖。展览期间,希腊文物修复师现场演示古希腊雕刻和彩绘技艺,一场特别定制的沉浸式戏剧《美狄亚》在上海博物馆大堂与观众互动表演。与此同时,上海博物馆的子仲姜盘、《清江行旅图》也在雅典卫城博物馆交流展出,“来自上海博物馆的珍宝”特展同样收获了希腊民众的喜爱。
“疫情造成了人类交往的诸多阻隔,这种情况下的文化交流尤显重要,能起到提振信心的作用。”杨志刚透露,在“塔拉萨:海洋文明与希腊艺术”特展举办的同时,上海博物馆还将策划推出“宅兹中国:夏商周三代文明展”,通过别样“对话”呈现东西文明的互学互鉴。
摄影:邢千里
作者:李婷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