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曾说:“我有超过大概四分之三的小说,都是发表在这本杂志上的。在我心中这是中国最好的一本文学杂志。”
王安忆曾说:“它从来不嫌弃初写者的幼稚和狂妄,也不盲从和遵命……还具有一种好奇的童真性格,对一切新鲜的事物都抢着探索的准备,这就使它始终呈现出年轻的面貌,活力充沛。”
孙甘露代表作《信使之函》发表之前他给程永新的信里写道:“‘我们正平凡而毫不铺张地创造历史。’但愿我们的努力不是白费。”
叶圣陶、叶至诚、叶兆言祖孙三代从事文学创作,都曾在同一份杂志发表作品。
——这就是即将迎来65周岁生日的著名文学期刊《收获》。云集作家们的珍贵手迹、书信、手稿,呈现一幅生动的中国当代文学画卷——今起至8月8日,世纪朵云携手《收获》文学杂志社,在上海中心朵云书院·旗舰店开启“与《收获》同行——《收获》创刊65周年特展”,带读者走近茅盾、巴金、老舍、曹禺,“遇见”莫言、余华、王安忆、苏童、孙甘露、金宇澄……
展览入口处一面巨大的作家签名墙,一个个熟悉的名字见证了《收获》对中国文学的贡献;一张张风格各异的作品插图和杂志封面组成的明信片风铃串吸引人驻足。
1957年伴随新中国新气象,巴金、靳以主编的大型文学刊物《收获》在上海诞生,依托这座海纳百川、生机勃发的中国现代都市,一代代收获人秉承办刊精神,坚守文学独立品格,“把心交给读者”。
六十五年潮起潮落,六十五年春华秋实,《收获》始终与中国文学相随相伴,以卓越的文学眼光,成为“中国文学风向标”“中国文学简写本”。
《收获》65周年特展分为四大板块,以丰富的展品、别致的布置和有趣的互动,引发几代作家与读者的共同回忆。
首个板块“《收获》与巴金”中,读者将看到《收获》杂志创刊号和复刊号,巴金为《收获》写下的文字,《收获》编辑部老照片以及生动感人的视频资料。
当下文学创作面临许多新的挑战,读者的审美趣味愈发多样化,文学的生产和传播方式,受到图像时代、大众流行文化的冲击与影响,文学编辑们又该如何挖掘、催生更多经得起岁月考验的佳作?“65年来风风雨雨,但《收获》的创新与坚守表明了‘出人出作品’的初心不变。”《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说,多年来这份沪上老牌杂志一直在探索适应时代。“作品质量不能滑坡,我们牢记巴金先生叮嘱‘把心交给读者’。时代快速变化,思潮涌动,越是如此,文学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扎根上海这座城市的《收获》更要维护住文学成果,为读者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体现上海的格调与担当。”
“策划这个展览,是想表达一种敬意,致敬中国文学,也致敬中国的作家和读者。文学应该永远保持时代高度和思想高度。”程永新谈到,无论是策划特展、做排行榜,跨界脱口秀、打造APP等,杂志都希望吸引更多读者亲近文学、爱上文学。
“《收获》与文学大家”板块中,读者通过一张张作家名片,可以看到五十多位在中国当代文重要作家在《收获》留下的文学印记,还有冰心、冯骥才、余光中、莫言、贾平凹、王朔、余华、马原、王安忆、金宇澄、孙甘露等文学大家的珍贵手迹、书信、手稿。
“《收获》与中国电影”板块里,一张巨幅海报和一张原著索引图,拼起了《收获》对中国电影的贡献 ,《茶馆》《日出》《野火春风斗古城》《大红灯笼高高挂》《美食家》《人到中年》《阳光灿烂的日子》《繁花》……
中国无数经典电影的原著小说都首发在《收获》,导演张艺谋曾在《文学驮着电影走》中深深致敬《收获》:“无数出色的影片和电视剧莫不是从小说改编而来。文学驮着电影,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
作家李锐曾感慨“一家两代三口人同时为一本杂志写稿子,这件事情恐怕在中国也少有。”这样的情况在《收获》杂志却并不少见。
展览为此设置了有趣互动板块,读者可以在“《收获》与文学世家”中,先通过作品,猜一猜作家名字;然后再猜猜他们和她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父女、兄弟、母女、夫妇,甚至是祖孙三代人,都有可能不断相遇在一本杂志的文学空间,这就是《收获》的魅力。
“作为具有‘上海高度’的城市文化客厅和多元文化空间,十分高兴与《收获》这样一本对中国文学、作家和读者都有着巨大影响的杂志合办特展,成为与《收获》同行路上的伙伴。”上海世纪朵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凌云说,朵云书院读者与《收获》读者有着相当高的重合度,将展览放到书店,相信会在读者心中产生更多共鸣。
据悉,《收获》文学杂志社将连续举办一系列活动:特展拉开庆祝序幕后将推出限量版以“《收获》创刊号”为主的系列数字藏品、十余种《收获》主题优享套装及纪念赠品,还将举办中国作家系列阅读和讲座,从盛夏持续到金秋。
作者:许旸
图片来源:主办方
责任编辑:王雪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