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楼做核酸啦,请大家排好队,保持2米安全距离”……每一次核酸检测时,蒋杰浑厚的声音总会在小区各处回荡。
作为核酸检测时叫号组负责人,他要根据小区的楼栋布置,合理规划好楼栋到采集点路线、叫号顺序和总体时间把控,既不能让人员聚集过多增加楼栋间交叉感染风险,又要配合好医护在有限时间内完成采样工作。这里的学问可不小。蒋杰的积极行动正是三航院防疫志愿者华建小分队的生动缩影。
小区里的“男高音”
三航院员工单身宿舍所在的华建二街坊小区受到封控。平时三餐主要依靠食堂、很少开伙的青年们一时慌了阵脚,买菜成了大家的难题。
公司团委了解情况后,代表青年们向华建居委反馈情况、寻求帮助,并指定团干张诗霈作为三航院华建社区临时牵头人,组织青年互助。与此同时,青年们得知小区防疫吃紧,纷纷报名成为志愿者。青年力量主动出击,短短半天便有7人报名,并陆续增至14人,三航院防疫志愿者华建小分队就此成立。
如何让每次核酸检测保持在安全、有序和高效的状态下完成?蒋杰被居民和同事们称为小区里的“男高音”,听到他的声线,不少人直呼安心。
这段时间,志愿者服务工作已经成为了蒋杰正常线上办公外的主要工作,包括核酸叫号引导、协助核酸异常人员单采、协助居委为居民配药、协助居委转运阳性病例、抗原和保供物资分发、快递消杀和配送、楼道消杀等等。
社区抗疫“多面手”
随着防疫任务不断加重,小区封控楼栋逐步增加,感染风险也随之增加。不论是线上微信群的统计、通知工作,还是线下送菜、送药,处处都有唐学楼的身影。
阳光炙烤之下,连续站立工作4小时维持核酸检测秩序的唐学楼已经汗流浃背。但他依然恪守职位,甚至变身社区抗疫“多面手”,持续发光发热。
由于社区均为6层居民楼,唐学楼穿上大白,有时变身驾驶员载着一车又一车物资运送到各个楼栋中;有时化作搬运工,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一箱一箱地搬运,一层一层地递送至封控楼的每户居民;有时仿若扩音器,通知无风险楼栋人员下楼拿物资……疫情无情人有情,他坚信上海众志成城终会战胜疫情,迎来新生的光明。
团购菜“预订总管”
作为老龄化程度严重小区里的青年人,张诗霈在抗疫时期扛起服务大众的担子,每每接收到社区群里的召唤,她总会主动加入。
比如,“团购菜”是上海封控以来每个社区都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每天定时定点“套餐接龙”发布都成为了行动号令。作为楼组志愿者,张诗霈接到每天最新菜单后都会在楼组群仔细统计订单,重复提醒,生怕任何一户错过预订。即使偶尔感觉辛苦,但面对使命完成的一刻,疲惫感也被成就感击退得烟消云散。
三航院华建小分队志愿者们不惧困苦,坚守本职工作的同时,以自身实际行动助力一线防疫工作,他们奉献投身于社区志愿服务,共待云开日出的那一天。
图片来源:受访者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黄启哲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