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早读到的关于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的人物特写,是记者白夜和他的同事柏生合作的。1981年,他们把报纸上发表的文章修改并扩容,在浙江出了一本小册子。从这本小册子里,我了解到竺可桢的人生道路,对这位近代中国气象学的奠基人很是喜欢、崇敬。
白夜、柏生的文章里写到竺可桢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时,每天上班必穿过北海公园。他步行通过这座皇家名苑,并不是单纯的“迈开腿”锻炼身体,而是借此观察公园里物候的变化。如果要去外地出差,他还吩咐女儿帮他到公园记录园里的花开时间。冬天,他到北海滑冰,70多岁了还在冰上作燕子飞,成了冬日北海的又一景观。有一年,他的女儿单独来滑冰,有人问,你爷爷怎么没来?他女儿大笑:“那是我爸!”
这个细节我读后印象很深。近几年,我去北大医院看病,出来后往东行,沿北海公园北墙走,进北门,像竺可桢一样穿越。每次进园,我都会想起这位长浙江大学13年,在教育、气象、地理方面为国家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近年跟毕业于浙大的朋友聊天,话题最容易转入他们的老校长。
我的职业是编辑,读书比较杂,早年相信业内前辈的说法:“编辑是杂家。”因此,竺先生的著作,我买过好几种。樊洪业先生参与主编的《竺可桢全集》,我知道自己读不完,没有买;纯粹专业性的论著,我也读不懂,买了也无用。但是,竺先生写过不少科普性质的文章,特别是他的日记,有许多都是优美的散文,我能读懂,且喜欢读。不仅仅是写科普文章,竺先生在撰写科考报告和学术论文时,逻辑严密,文词优美,非常吸引读者。我由此想到教育的代际和鸿沟:竺先生这一代科学家,既有专业领域里的高深造诣,又有深厚的文史修养,是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融会贯通的通才。我读他的日记,特别能感受到他的生活情趣和文章之美。他用科学的眼观察自然,又在人间社会体味自然,是具有科学价值和文学意味的日记体散文。
去年极端天气频繁出现,雨水丰沛,在河南、安徽等地,暴雨成灾,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很大损失。夏季看新闻,我关注的内容主要是河南的雨灾和阿富汗的局势,天天注意天气预报,特别是暴雨的预报。我不由想起竺可桢先生,因为他在哈佛大学读博士时,第一篇论文就是《中国之雨量及风暴说》,发表于1916年的《科学》杂志。打开《竺可桢文录》,选读几篇字数少的文章,认真读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我知道,这篇名作曾引起历史学界的重视。顾颉刚先生“总其成”二十四史新校注时,就参考了这篇论文。
从文章学的角度,我阅读研究他的《论南水北调》,并把这篇论文当作模范。发表于1959年第四期《地理知识》的《论南水北调》,仅3600字,却全面、通俗地介绍了这个巨大工程的历史的和现实的意义,有中等文化程度的人就能看懂。
论文共分十段。第一段,开宗明义,作者说明南水北调工程是1958年8月的北戴河会议上,由中共中央正式提出的。第二段,从我国地表水径流的分布和耕地面积在南北的失衡比例,说明南水北调的必要性。第三段紧扣上文,强调南水北调工程不但有必要性,而且有紧迫性,要及早、加快工程的实施,因为西北地区的工业建设,也要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第四段,作者谈到,在汉代,就有齐人建议汉帝从黄河河套地区引水,但没有形成事实。第五段,作者从我国的地理特点,提出工程的难度。虽然难度很大,但有优越的社会制度作保障,困难是可以克服的。第六段是回答国人对这个巨大工程的疑问:南水北调工程完工后,对南方地区会不会有影响?作者答:“受损不大,受益不小。”第七段,作者作为科学院副院长,联系本职,认为这个巨大工程会带动科学院各部门的工作,还能使我国的科研事业迅速发展和成长。第八段,作者提出,这个工程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还将产生巨大的政治影响力 ,有力地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第九段,竺院长号召科学技术工作者积极投入这个工作,遵照“全国一盘棋”的要求,协同作战。那年,“系统论”理论还没提出来,但竺可桢先生对南水北调工程的思考,实际已有系统论的思想。最后一段,作者介绍科学院几个考察队正在西北开展的工作。
《论南水北调》谈论的是宏大的水利工程,但仅仅3600个汉字就把这个工程说清楚了。文字明白通俗,又是科学的语言。
南水早已进京。我们是南水北调工程的受益者。我从文章学的角度读《论南水北调》,谨向竺先生鞠躬,向当年参与工程建设的科学技术工作者致意!
>>作者简介:
卫建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编审,著有散文随笔集《寻找丹枫阁》《陈谷集》等。
作者:卫建民
编辑:周怡倩
责任编辑:朱自奋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