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上海
最近一两年,申城众多美术馆纷纷将讲座和工作坊开进社区,作为公共教育项目的延伸。而在此过程中,美术馆如何将作为生产者的相关内容及其活力注入艺术社区,让“艺术进社区”进阶至“艺术社区”?当代美术馆最具备跨界的可能性,诸如美术馆实践中的艺术无边界和建筑、设计、实验表演等正在美术馆全面展开。这也促使业内从社区角度再次开启对美术馆的思考,回到美术馆本身,探讨美术馆如何通过自身项目生产进一步有创意地参与到社区活力营造之中。
从2018年开始的“粟上海”,是刘海粟美术馆与社区营造项目直接合作,并且在社区创造实体空间与社区生活发生联系。“粟上海”从愚园路公共市集内二层空间开始,又根据不同的社区特点拓展出虹桥地区的“粟上海·大厦书店”、闵行江川路上利用老闵行工业区特征的“粟上海·红园”,选择杨浦控江落地“粟上海”社区数字美术馆等,这些项目不但由具有创意的建筑师进行空间微更新,而且用刘海粟美术馆的专业力量结合社区文化来组织各种展览与活动,通过形形色色的活动将美术馆形象带入社区的同时,也拉近了美术馆与市民的距离。像“日常说:社区影像展”“致愚园路匠人”“行走的城市视角”“Beyond Retro:上海制造”等展览在“粟上海”空间中的出现,本身就激发了社区中的文化烟火气。
同样是地处商业街区的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则一直通过展览关注城市变化。这家美术馆2007年就进行了名为《鲁迅公园》的调查项目,近年来结合展览而策划的《行走多伦》,更将街区考察与各种项目加以结合,还将展览本身从美术馆空间向多伦路上延伸。比如“步履不停:1995-2019年中国当代艺术的城市叙事”展览特别设置的户外部分,是这家美术馆建馆以来第一次将作品带到社区公共空间。其中,艺术家肖江的作品《太阳底下》绘制在拆迁后地块的外墙上,随着时间流逝成为街道景观和居民生活的一部分。
临港当代美术馆“滴水集”
美术馆与社区之间的结合点,一直是美术馆需要思考的问题。金桥碧云美术馆2021年专门在馆内设置了“社区角”,用来连接罗山中学、香山中学、香山小学、上海实验学校、上海实验东校等学校展开定点艺术教育,并将进校园的文献在这个社区角中进行展示。特别在“衣冠民尚——服饰工艺专题展”举办期间,除了邀请非遗传承人进学校,还根据金桥碧云国际社区的特点,举办英文专场讲座及体验活动,甚至走到陆家嘴社区,以非遗纪录片播放为主题,在留有陆家嘴老记忆的东昌电影院、现在改造成的“弈空间”举办艺术家对谈活动,将展览中的纪录片讨论延伸到社区居民的家门口。
城市记忆的保护,对美术馆来说也已成为重要课题。外滩美术馆本地年轻工作人员基于来美术馆的都是时尚年轻人却又与所在小区老年人隔着距离这一状况,在2020年设立了“客堂间”项目,为社区老年人了解当代美术馆打开一扇窗。该项目一方面将展览策划意识延伸到公共社区和公共教育环节中去,以更多替代空间和替代教育形式在外滩美术馆的周边社区推行,另一方面研究外滩社区的历史形成演变和居民人文构成,以“客堂间”为名制作交流手册在各个街道、居民点、便利店包括绿雅餐厅等人们熟知的空间进行分发,展现城市考古团队进行田野调查口述历史的记录。
从与社区的关系中开拓公共教育模式的创新,艺仓美术馆也是一例。该美术馆2018年开始发起艺术公共教育专项基金,与陆家嘴社区公益基金会合作并委托这个公益组织举办如针对社区儿童的公共艺术赏析公开课,通过招募家庭和儿童,帮助他们理解社区中每天可能会见到的艺术作品。特别是社区中还有许多退休工人,他们有些原来就在纺织厂、毛巾厂工作过,通过组织他们参观上海纺织博物馆、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再到艺仓美术馆参观《时尚印迹:从毕加索到安迪·沃霍尔》展览,既让他们回忆了自己的过去,也了解到艺术如何通过服饰、家居进入人们的生活。
一个新区的文化如何带动,美术馆的作用不容忽视。临港新片区的建设就将美术馆与社区之间的关系纳入到一定的视野中。临港当代美术馆“滴水集”项目就是一个通过美术馆创新特征带动当地氛围的公共文化艺术节,以艺术表演、艺术集市、艺术家工作室开放等方式形成公共文化生活交往平台,不但培育艺术生态,并且联动了临港高校互动和带动游客资源。“滴水集”除了当代艺术、时尚活动之外,还挖掘区域资源,把临港故事中的鸟哨制作和鱼具制作里的两项非遗带入美术馆,通过在“滴水集”的当代语境中传播,增加当代临港的历史文化维度。
随着近年来上海美术馆空间的迅速发展,美术馆与其周边社区之间产生了广泛的联系,扩大了其活动和影响的空间范围。艺术活动场域的非美术馆化,导致各种各样的新话题:美术馆运营系统更新,策展人和艺术家身份变更,艺术自身与环境的联系等等。但这些话题最终的落脚点,在于艺术政策和公共管理之间的关系。上海走出美术馆围墙的社区实践,上述几个案例仅仅是其中一部分。当然,我们也看到,现在涉及这类话题的实践方面来源于前沿的学者和实践者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动力构建出来的全新的活动方法。从学科的角度来说,它涵盖了与当代艺术跨界的设计师、建筑师、社会学学者、表演艺术家,和美术馆系统中的当代批评理论研究者、策展人、公共文化政策研究者等。他们以实践行动而非书斋研学走出各自的道路,并试图回应当下遇到的实际问题和提出自己的活动方法论。面对这样一些新鲜的美术馆现象,更需要学界介入,以形成各领域的知识交汇,最鲜活的讨论场景,以开启新一轮深入研讨。同时,在合作型社会背景下,仅依靠个人的知识面并不足以解决问题,它也将启发跨界人群分享各系统的经验知识,增进相互了解,从而推动在美术馆的艺术进社区和未来的“艺术社区”形态中更广泛的社会合作。
作者:王南溟
编辑:范昕
策划:范昕
责任编辑: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