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意的名义:“冰墩墩”主创的设计思考》
曹 雪 著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22年3月版
《以创意的名义:“冰墩墩”主创的设计思考》是冰墩墩总设计师曹雪随笔集,共100篇左右。作者围绕设计、艺术、设计教育三大主题展开,发表了一些看法、思考和感悟。作者思维另类、语言幽默,让读者一笑之后,回味无穷。书中,他也回忆了“冰墩墩”从设计到入选的曲折过程。
▲曹雪,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总设计师;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设计学院院长
相关阅读:
成见与实力
2018年年底,北京冬奥组委宣讲团来到最后一站——我所在广州美术学院。此时,距离冬奥会吉祥物征集的截止日期只剩下了21天。为何姗姗来迟?宣讲团在宣讲会上公开坦言他们的顾虑:身处广州的学生,恐怕大部分没有见过冰雪,可能会对冬奥会和冰雪运动缺乏想象力。而我在宣讲会上却不加思索地冒出来这样一句话:“在我看来,或许没有见过冰雪的孩子,反而对冰雪和冰雪运动有着不一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时,包括我自己在内,谁也没有把这句话当真。不过放下这句“狠话”后,我倒是当真立马抽调学院力量组成了一个由师生人数各占一半的14人团队进行封闭式创作,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确定14幅作品,在截稿的最后一天送到了北京。之后的一切,仿佛只能听天由命。
2019年春节前夕,我接到了北京冬奥组委打来的电话,祝贺广美团队经过层层筛选竟然有三个方案进入了前十佳,而其中一个又被列为重点修改方案,说取得这个成绩相当不容易。在举国上下迎接农历新年的气氛中,我带着几位主创即刻去北京受命:第一次的修改稿必须在大年初九送到北京。回到广州后,我立即通知所有已经回到各自家中准备过年的队员,务必在大年初一下午3点整回到学校进行修改工作,否则便被视为自动退出—当我还是一位年轻教师的时候,学生就私下给我起了个外号叫“曹一刀”,其大意是指每到关键时刻我常就六亲不认。打那刻起,我那副挥刀的劲儿又来了。
最终成为吉祥物的“冰墩墩”,是团队历经7个月的修改后才确定的。“冰墩墩”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将其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体现了冬季冰雪运动和现代科技特点。回想获得修改权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在保证“冰”这一相关且核心的元素不缺失的前提下,我们根据各方各级意见做了许许多多的元素造型调整,包括熊猫、麋鹿、老虎等珍稀动物,并经历了从冰糖葫芦到麋鹿等众多方案的修改过程,而随着时间的推进,熊猫元素越来越成为创作的重点——熊猫元素对于面向世界的传播,其成本是最低而且效果是最好的。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我们设计了“冰熊猫”和“雪熊猫”等多种形态,但如何创造出一眼看上去就与众不同的熊猫,这着实让我们团队费尽心思。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总想突破熊猫那副天生就是黑白的模样,但绞尽脑汁却终不得法,最后我们尝试将国家速滑馆上多彩的自由曲线幕墙旋转90度“扣”在熊猫的脸上,我们发现我们想要的就是它……这神来之笔,也让组委会的领导及专家们眼前一亮,冰丝带也最终成了冰墩墩最大的记忆点和创新点。
从一开始,对于这次吉祥物的设计,我们就是有目标和方向的:抛开其他宏大因素不说,根据国际奥委会给出的经验:历届奥运会吉祥物的主要目标消费者是9岁左右的孩子,可以说这是一项让孩子们“心软”的硬指标。为此,在吉祥物基本定形后,组委会专门在北京请来240名小学生进行自愿投票,结果让人喜出望外——230票都投给了冰熊猫(冰墩墩),只有10票分给了网上下载的两个“干扰”卡通形象。此关不过,便没了后面的一切。
2019年9月17日晚,在北京首钢园国家冬季运动训练中心内,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正式向全球发布!国际奥委会的巴赫主席非常喜欢冰墩墩!他在致辞时说:“我已经忍不住要剧透了,你们还是一会儿自己看吧!”……那一夜,我倒不是激动得难以入眠,而是需连夜接受数十家媒体的采访,直至次日凌晨3点多。其实,早在前一个月的21日,组委会就已经通知我们几个主创人员赴京,并内部宣布了我们中标的消息,但在正式发布前依然被要求做到绝对保密。我只能把喜悦埋在肚里,就连回到学校时,还跟其他队员谎称仍在等消息。
做到严格保密,何止是这最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从设计到修改,在这长达十个月的时间内,我们团队所有成员都能恪守所签订的保密协议。而我作为主要负责人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唯一的沟通者。所有修改意见都不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电话或微信等方式进行沟通,必须让主创人员亲自飞到北京当面交流。为此,仅我本人就飞了21次北京。又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其中我竟然有3次当天往返于北京与广州。后来我们才得知,最初共有38个国家的5816幅作品送到冬奥组委,“冰墩墩”就是从这5816个最初方案中杀出重围。从2019年春节开始,我们团队放弃了包括春节在内的所有节假日,克服了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从冬到夏,从夏又到冬;从白天到黑夜,从黑夜又到白天。设计团队的成员们要么是被封闭在广美校园的设计大楼里,要么就被封闭在北京首钢园的冬奥组委会的工作室里。越是接近修改的后期,人们的压力越大,有队员曾冲着天花板问:“我们到底还有没有希望?”我答:“希望不在别人的眼里,而在我们自己的手上”。
事情成了,文章开头我提到的那句“狠话”就成为各国媒体最为关注的一句话,似乎在冥冥之中已经预示着什么。在一次“冰墩墩”设计成果的千人分享会上,我忽然间想起几年前我为广州设计首个城市形象标志时,起初也有一些领导与专家对于城市元素的选择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与建议,但我最终还是坚持选择了代表新时代的广州塔作为创作元素。仅仅两周后,当我的方案出现在领导和专家面前时,他们一时间通通忘记了各自原先的建议与主张,剩下的只是喜欢。如同我经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每个人都要学会用自己的实力去颠覆别人的成见!”设计如此,生活也是如此。
编辑:蒋楚婷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