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淅沥沥的雨水,没能阻挡人们来上海书城的步伐。收银台前蜿蜒着队伍,角落里规整收纳的雨伞……降温的申城深夜,福州路465号的上海书城里灯火通明,暖意融融,闭店装修前的最后一个营业日接近尾声。
刚刚,一曲《明天会更好》引发了台上台下大合唱,巨大的生日蛋糕、传递的香槟酒杯,映着众人笑脸,一句句暖心祝福透着对书城的憧憬和信心。熟悉的闭店音乐——萨克斯演奏的《回家》响起,书城大门缓缓关闭,正式进入闭店修缮,预计2023年重新开业。
自从10月18日书城宣布闭店重修消息后,在读者中产生了很大反响。全场开启6折、会员5折的惠民折扣,光是10月23日那天,书城销售码洋达230万元,创下书城开业23年来最高纪录。11月11日-12月11日这一个月期间,销售码洋800余万元,客流平均每天2500人次。
人们不止来“扫货”“囤书”,也重温曾经的书城记忆。今天书城为23岁生日,设计了前所未有的“豪华庆生菜单”——整整6个小时的书香活动,以“感谢23年书香为伴,相约2023年我们重聚”为主题接力举办,买书人卖书人写书人齐聚,共道一声:上海书城,后会有期!
空了书架,暖了人心
“希望上海书城快点重新开张!肯定比现在更好。等明年书城重装开业第一天,我一定会来的。”退休的张先生快人快语,这也是很多老读者的共同心愿。今天一大早,就有热心读者,赶在9点半开门冒雨等候,参与书城这个极具仪式感的日子。
不少读者在朋友圈晒出了购书小票,上面的日期“2021-12-12”像个接头暗号,“此为留念!上海书城再见!”不少伯伯阿姨在展板前合影打卡,还有新手父母带着蹒跚学步的孩子来寻觅自己当年驻足过的书架。从浦东新区南汇冒雨赶来的65岁潘伯伯,想购买一本农业方面的图书,但现在这类较为专业的图书已售罄。上海书城总经理赵锋连忙和同事采取缺书登记的方法,把读者的手机号、地址等信息留下来,让新华连锁公司其他的门店代办业务,继续服务好读者。
“读者们的祝福真的让人感动,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纵有万般不舍,但更多的是对上海书城重装回归之后的美好期许。开业23年后到了转型升级期,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主动求变,拥抱社会和读者的多元需求,让市民继续感受这座城市浓郁的书香氛围。”赵锋说。
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络绎不绝的读者几乎把书城里一排排书架全部清空。书店及时“补货”,到了今晚八点半,还有不少读者在书城里流连,或静坐翻阅,或打卡留念,“昨天我也来了,赶过来‘扫货’。”在书城附近工作的廖先生期待,升级后的2.0版书城能有更多让人眼前一亮的现代元素,“更潮一点,年轻化一些”。
为什么书城让人如此留恋?作家代表访谈环节,畅销书作家“混子哥”在台上谈到,“阅读让我找到了自我、增长了自信,了解这个世界,敢于参与这个世界。”他笑言,上海书城包容接纳了数年前“身无分文”的他。如今,他和“混知”团队主创的“半小时漫画”系列新书《半小时漫画党史:1921-1949》,高居书城销售榜前列。
不少读者从下午3时坚持到晚上闭店才离开,“收获很大,听了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沈奕斐谈女儿新书《外婆和她的房子》,串起了一家三代女性的成长历程,十分感动。”00后大学生李沁源想下周抽空给自己的外婆打个电话,跟她多聊聊。
依依暂别,期待新生
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江利,今天在直播镜头前带着读者“云游”了几乎整个楼层,她的职业生涯与上海书城共成长。
她和许多老上海人都记忆犹新,1998年12月30日上海书城福州路店开业,风头一时无两——营业面积超一万平方米、大手笔的七层零售空间,人山人海绕着福州路、湖北路、浙江路、广东路排队,哪怕开张初期要花三元钱买进场票,读者仍争先恐后探店尝鲜。逾万平方米的书店空间横空出世,沪上爱书人有了“一站式”购齐各类图书的好去处。这座“书城”成为上海市民心目中不折不扣的“世纪之交的礼物”。
时任上海书城党委书记赵建平回忆,连续五六天时间,买票入场的读者络绎不绝,让上海书城开业成为轰动一时的文化事件。对很多外地读者而言,上海书城也是来上海必到的文化地标之一。他认为,上海书城不管怎么改造、升级、转型,“要永远保持读书人的书香圣地的金字招牌,以书为本把上海书城这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打造成读书人永远心中向往的圣地。”
“书”是今天的主角。分店的三位店长,现场“炫技”展示造型码堆、打包等业务技能,不到一分钟,近百本图书码成一个蓝色的立体“书”字。
未来的书城会是什么样?
新的上海书城将继续以图书为主线,多元品种经营,更注重年轻性、活力性、创新性,增加文化体验。上海书城闭店之后,剩余的一部分书将退到仓库进行整理退货,另一部分将搬到浦东东方路796号九六广场内1500平方米的下沉式广场作为过渡,继续为读者服务。
“阅读总是一件美好的事,是不可或缺的。”夜色中,读者们向这座23岁的“城市书房”挥手告别。
作者:许旸
图片来源:叶辰亮、主办方
编辑:徐璐明
责任编辑: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