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艺有着数千年辉煌传统,在世界上独放异彩,但在近现代遭遇严重衰败和断裂。在这样一个历史悠久而底蕴深厚的国度实现文艺现代化转型,开辟新的文艺现代性道路,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中国历经百余年奋力探索而确实做到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这百年奋斗在中国文艺发展史上的重大成就集中表现在,通过建立一支文艺大军,着力发展与中国现代革命和建设事业紧密相连并为之服务的中国现代文艺事业。这就是说,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不仅“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而且同时依靠“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在‘五四’以来的文化战线上,文学和艺术是一个重要的有成绩的部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7页)。这支文艺大军百年来的建树有目共睹:正是伴随“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大胆探索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卓越创造,中国文艺终于完成了自身的现代性转变、实现了新繁荣,其成果荟萃为中国现代文艺新形态,即中国式现代文艺或中国式文艺现代性,从而在遭遇断裂性危机的中国文艺传统链条上历史性地接续上崭新的现代型链环,充满胆识和智慧地开创了中国式现代文艺新传统。
今天回头看,这种中国式现代文艺新传统的生成大致呈现两条不同路径:既可以从现代汉语诗歌和现代白话小说、话剧、舞剧、电影、电视剧、油画等新型文艺样式或文艺门类的诞生和成熟集中见出,同时也可以从中国传统文艺样式或形态的现代性变革形态中见出。就前一条生成路径而言,郭沫若的《女神》等引领了现代白话新诗的创作风气,鲁迅的《狂人日记》等现代白话小说将在古代不登大雅之堂的小说体裁一举提升到诸种文学体裁中的“最上乘”地位,话剧有曹禺的《雷雨》和《北京人》、田汉的《名优之死》和《古潭的声音》,电影有《马路天使》《小城之春》,美术以徐悲鸿的绘画为突出代表,音乐有《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就后一条生成路径而言,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李可染等的国画创新,欧阳予倩等在古典戏曲与现代话剧结合上的探索,阿炳的名曲《二泉映月》的横空出世,让世人承认中国传统艺术实现现代化或在现代成功传承的可能性。正是在上述两条不同路径的交叉点上,先后诞生了几代文艺大家,如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冰心、沈从文、艾青、丁玲、赵树理、孙犁、田汉、欧阳予倩、夏衍、徐悲鸿、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聂耳、冼星海、谢晋等,这应当是一份一时难以穷尽的更长的名单。
与此同时,百年来也涌现出一大批现代文艺理论家、文艺美学家、文艺史家和文艺批评家,如瞿秋白在马克思主义“典型”理论传播上的开拓性建树,周扬的文艺理论译介和批评实践,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建构和西方美学史编撰以及西方美学经典名著翻译,宗白华的“中国艺术心灵”论和“散步美学”探索,傅雷的整合音乐、美术和文学的文艺批评,李长之的“批评精神”倡导和司马迁人格与风格重构,黄药眠的由《沉思集》《批判集》和《初学集》等著述构成的文艺思想,蔡仪的“典型”论及“新美学”体系,王朝闻在文学、美术、戏曲、电影等多个艺术门类中的文艺批评实践,何其芳的《红楼梦》研究和典型理论发挥,李何林的鲁迅研究,唐弢的文学批评,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学科开创,游国恩的中国文学史学编撰,郭绍虞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奠基,李泽厚在中国思想史与美学之间的相互拓展等。他们从各自独特角度为中国式现代文艺新传统作出了应有贡献。
总结百年来中国式现代文艺新传统,提取其呈现的与中国古典文艺传统虽然不同而又血脉相连的新型传统品格,探讨其留下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为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事业暨“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事业提炼出创造性思想资源,恰是当前文艺理论和文艺评论界应当履行的职责。但这里同样有必要做的事,就是阐明中国式文艺新传统建构的意义或价值。简要回顾百年来中国文艺现代化征程,可以看到,中国式现代文艺新传统的生成有着十分必要而又重要的价值。
第一,在文艺发展上体现文艺的社会存在依存价值。中国式现代文艺新传统诚然呈现出与自身古典传统迥然不同的新风貌,但归根到底还是从属于整个社会存在的变革与发展。也就是说,从马克思有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论述和毛泽东关于社会生活是文艺的唯一源泉等观点去观察,中国式现代文艺自身变革总是与时代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变革整体形成同步共振的趋势,并且始终从后者吸取自身的创作源泉。反过来说也一样,假如没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探索和开创,是不可能有中国式现代文艺新传统的生成的。第二,在反映现代中国社会生活上具备真实性价值。这些新文艺作品,敢于直面现代中华民族的苦难生存境遇和坚强不屈的抗争品格,传达出人民的焦虑、呐喊、怒号等有力心声,构建起亿万人民的人生镜像,记录下中华民族迈向现代化的沉重脚步和奋勇搏击的战斗歌声。每当人们要回忆过往百年奋斗历程时,总会首先想到这些新文艺作品中宛如多棱镜像般形象、生动和鲜明的时代精神肖像。第三,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先行审美实验上有着探索性价值。一批批新文艺作品,如长篇小说《子夜》《山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红旗谱》《创业史》《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芙蓉镇》《平凡的世界》和《白鹿原》等,着力探索百年来中国社会的时代变革在实业家、市民、农民、男女老少等各个群体日常生活中的斑驳投影,深入勾勒个人、家庭或群体人生中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景观,以活生生的艺术形象凸显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多种可能性和多方面愿景,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持续延伸或拓展树立起可以借鉴或反思的里程碑或精神标杆。
第四,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审美维度上奉献出新品格。其实,中国式现代文艺新传统本身也可以视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整体的一部分。这是因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有其基本的经济维度、政治维度、社会维度等,而且也必然有文化维度相伴随,也就是需要包括新文艺在内的新文化形态去进行必要而重要的探索、确证、见证或阐发。正是这样,中国式现代文艺通过创造新的文艺样式和文艺门类、特别是创造新的革命文艺形态,为中国文艺传统贡献出前无古人的崭新的新传统品格。
作者:王一川(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暨文学院教授)
编辑:童薇菁
策划:王雪瑛
责任编辑:王雪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