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同台竞技的综艺节目《导演请指教》持续引发观众的关注与热议。我个人对于能出现这样一档把目光投向影视幕后专业人士的节目是欣喜而欢迎的,这说明我们现在的娱乐节目和观众水平都日益提高,可以去关注影视工业的全产业链,另外短视频的兴盛让更多人从观看者转为视频的制作者,对于导演这一专业性岗位的兴趣也随之提升,这亦是我们当下整个社会技术性、实操性转向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与表现。
从目前播出的几集节目来看,节目确实很生动而具体地示范、展现了导演这一工种的工作范围与行业特征。很多观众其实并不清楚“导演是做什么的”,有个流传很广的笑话说一个人如果什么都不会干就到剧组里来当个导演,足见对导演的认知多么模糊。简而言之,导演的工作是负责把剧本(文字)转换为视觉影像(镜头),但《导演请指教》中通过对相国强、包贝尔、梁龙、毕志飞等几位导演的工作实录,观众也了解到在实际操作中导演的工作显然不止于艺术上的创作,其工作范围简直包罗万象,尤其是在一个小而全的剧组,或者说专业分工不是那么强的剧组,导演大到找投资、小到换插线板全包。
作为一档节目当然需要考虑可看性,以从前成功的综艺节目经验来看,需要制造一些危机和矛盾才更能吸引观众,所以《导演请指教》也如此效仿,概而言之就是没有困难就创造困难,没有矛盾就创造矛盾,比如极大压缩影片的拍摄周期为导演制造困难,比如把明明各持意见的人强行拢在一起,并制造话题让他们吵起来。
看目前上节目的导演人选,网友的评价是“一锅乱炖”,推出的16位导演名单中既有得过金像奖的关锦鹏(《阮玲玉》),又有跨界大咖吴镇宇(《追影》)、包贝尔(《胖子行动队》《阳光姐妹淘》)、蔡康永(《吃吃的爱》)、韩雪,为了保持高话题度,节目还请了因为《逐梦演艺圈》而成为争议人物的毕志飞,而真正有实力令人期待的导演新人如王一淳、宁元元等,她们本该是这档旨在扶持导演新人的主菜,却沦为点缀的配菜。而且在同场竞技的过程中,这些新人们也非常残酷地受到老将们的降维碾压,尽管郝蕾对王暘导演说:“这个节目对所有导演的要求都是一致的”,但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却又不尽如此,王暘因为影片不完整受到的批评在吴镇宇那里就不成问题,在相国强那里是问题的问题,可能在包贝尔那里就不成问题。
这些还都是可以调整、修改的小问题,真正令笔者担心的是节目设置存在一些先天的不足,从根本上与导演的工作特性相悖。
问题一:导演由谁来指教?
在节目中是这么设置的:导演的水平高下由制片人代表王晶、郝蕾、陈祉希、方励再加上毒舌演员代表李诚儒来品评,再交给观众直观地投出离席票——“离席票”顾名思义就是看不下去、走人,投票观众中又分为二百人大众观影组与五十人专业鉴影组。可见,节目是把导演交给制片人和观众来指教。而从目前节目播出效果看,架吵得不少,但专业的话没说上几句。
导演作为一个专业,很多导演自认为是一门“手艺”,有人如此概括一个称职的导演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合格的剧作鉴赏和把控能力、电影叙事能力、指导演员的能力、领导才能、沟通才能、强大的心理素质、持久的热情与恒心以及好身体。
导演工作的专业性与完成度谁最清楚,当然是干导演的人自己最清楚,所以,奥斯卡奖最佳导演奖的评选中,第一轮投票只有该领域的人自己投,也就是说只有做导演的投票选最佳导演,就是为了避免专业不对口不了解导致乱投票,最终在本工种内部产生入围名单后,再开放全领域其他工种的投票。尽管如此,在美国电影业界最认可的导演奖其实不是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而是导演工会奖,这也是最货真价实的年度最佳导演奖,正因为大家都是干这一行的,所以你干得好干得坏大家看得最清楚。
隔行如隔山,哪怕是制片人看导演,也看不清导演这项工作的全貌,甚至因为制片人跟导演之间的工作关系还可能影响对这个导演水平的判断,比如假使这个导演特别难合作,那么制片人会不会从自己主观出发给导演打出低分?至于观众,因为专业壁垒所限,更无法从一部整体的影片中拆解出导演的工作内容并给出客观公允的评价,观众实际上判断的并不是导演,而是影片,而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并不是一回事。对于大多数普通观众而言甚至都不是在评价一段影片,而是主观上判断这个题材、这个表达自己能不能接受,这个故事自己是不是喜欢,这是一个与观众自我成长背景与审美情趣高度相关的非常主观性的判断,与对导演专业水平的理性判断更相去甚远。
从播出的节目看,节目组想要的争论是都有了,对相国强、毕志飞、梁龙、吴镇宇的影片,制片人与观众之间,普通观众与专业观众的意见都产生了分歧,这很正常,但遗憾的是效果并没有越辩越明,他们分歧的焦点其实根本不在导演的能力和表现,而集中于自己喜欢不喜欢,一档旨在推广幕后专业工作的节目,依然保持网络口水仗的水平。
问题二:如何对导演进行比较?
这个问题其实前面已经述及,不是所有工作都适合在舞台上去展现并去比拼高低的,导演这项工作就很难在一个舞台上来进行比拼与较量,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没有一个清晰量化的东西来在一个瞬间里分出高下。更何况还存在一个取样的样本问题。样本越大标准越稳定,这也是为什么国际上一些权威电影奖项每次颁发之前都会在坊间引发预测,就是因为其取样的广泛性。《导演请指教》节目中一共4名制片人代表,250名观众,首先从取样样本来说量就不足,而且质量也参差不齐,所以很容易出现评价水平大幅波动与前后评分落差太多、争议过大的情况。虽然节目组这么设计也许也是为了节目的效果,但既然是以向大家普及导演这个行业为初衷,最后却对一个导演好坏的评价标准言之不清、模棱两可、混乱驳杂,岂不是与节目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另外,节目中展映的影片都是短片,而实际上这些导演之前都是拍摄长片,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短片与长片的导演是很难放在一起比较的,让一个拍长片的导演去拍短片未必拍得好,同理,拍广告拍短片的导演转行拍两个小时剧情长片翻车的先例比比皆是,否则电影节也不会把长片和短片分开来评比和设奖了。而节目中因为节目时间与经费所限,只能给予参与的导演一点点时间来草草制作短片,这对于喜欢长片叙事节奏的导演就是一种不公平,对于拍摄进度慢的导演更是先天不公。事实上,现在播出的节目中如王暘、吴镇宇的影片已经出现了“不完整”的问题,或者参与者完全放弃了规则中的体例限制,那么请问:将一部长篇小说分段刊出就相当于三个中短篇小说吗?
问题三:导演和演员、制片人,谁指教谁?
节目中很令观众兴奋的一个点就是导演、演员、制片人放在一起谁“大”?用张艺谋说过的一句话:“每个行业爬到金字塔尖上的人都是少数,”所以爬到金字塔尖上的人“大”,谁的名字对观众对投资的吸引力大,谁的话语权就大,所以在节目中众演员对毕志飞导演的各种嫌弃是行业现实,很难改变。
但从各国的电影产业惯例而言,美国在上世纪前20年产生了制片人中心制,所以有大制片人的传统,他们的制片人直接对接投资人、老板,有些本身就是投资人、老板,而且深谙电影艺术的创作规律,可以完全主控一个项目,导演和演员但凡他看不上的可以随便炒,比如《乱世佳人》的制片人塞尔兹尼克把导演都给炒了,片场拍戏却一天没停过;日本从封建家长制传统衍生而来的映画社导演中心制,让日本电影业保持着“大导演”的传统;韩国电视剧卖编剧的名字,所以他们有“大编剧”的趋势。而总体说来,演员由于是直接出现在大银幕上吸引观众的最重要因素,所以“大演员”是所有国家不变的主流。而导演想要得到一些话语权,除了练好专业技能提高专业能力,别无他法。
作者:周舟(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编辑:周敏娴
策划:邵岭
责任编辑:王雪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