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铺年代:从内单、北京烤鸭到紫云膏,中药房的时代故事与料理配方》
卢俊钦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这本书是一家传统中药铺经历社会变迁的备忘录,也是对那个物资匮乏但充满邻里温情时代的回忆录;是中医药行业从业者的回望,更是展望。这本书里,有发生在传统中药铺里的热闹故事,也有作者无私分享的私房配方,有真情,有智慧,飘散着浓浓的中药香。
精彩书摘:
药铺里的内单
每一家稍具历史的药铺都有内单,也就是药铺自己开的药方。
内单通常不叫处方笺,那是医院或诊所才会用的名词,是针对疾病所开出的药方。药铺不是诊所,开出的药方并不完全是治病的,有时也会是餐饮业的料理香料配方,或是食品加工业所用的香料组合,还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用途,总之五花八门,千奇百怪,且内单的配方组成资料,通常是不让客人带回去的,所以在药铺里,不叫处方笺,而称之为内单。
老药铺将客制化发挥得淋漓尽致
内单当然还是以药单居多,但并非一般药书或方剂书籍出现的老祖宗留下的固有成方,而是针对个人当时情形及需求所开的药方,有时是熬煮式的煎剂,也可能是散剂或泡制成的药酒等,也就是“客制化”,看客人的需求来呈现,以前的老药铺早已将“客制化”三个字,发挥得淋漓尽致。
固有成方就是以前老祖宗留下的药方,在一般药用书籍里皆可查询,并可了解药方专治何病, 只要套用及加减方即可,有点类似西药的感觉。不过中医药现在的固有成方大多被科学中药取代,到中药铺抓熬煮式的固有成方者,其实并不多。
在没有健保的时候,生病上医院,或到熟识的药铺看病抓药,再正常不过。若是平时就常用的药方,便会留下药单,日后直接抓药即可。
一般内单是不让客人带走的,在早期并无所谓的付费研发制度,所以药铺自然不希望自己调配出的药方或香料组合外流,或让客人拿着单子到处询价比较,导致客人流失。但偶有例外。 有些客人远道而来,路途遥远,舟车劳顿,而以前邮寄并不普遍,所以一般药铺对于他们需要长期使用的药方或香料组合,都会通融让带回,并不留在店内成为内单。
各家内单书写各有特色
药铺的内单中除了一般药材或香料组成,通常也会一并写上价格。但一般老药铺所用的一到十,不会是罗马数字或阿拉伯数字,而是自己店里才看得懂的字,每家表现都不同,可能是五言诗两句,以十个字来当作该店的一到十,也可能是十个无关紧要的汉字,总之每家都不同,只有自家人才看得懂。
因为以前老板外出看诊,若刚好有人上门抓药,店内伙计一看药单,就知道该张药单的价格, 才不会有错收银钱的事情发生,所以这种书写方式一直流传下来。只是这些做法,到十几二十年前还行得通,现在大多只能当作参考,尤其近年来,中药材价格波动大,有时一两个月间就相差许多,现在药铺内单中的价格,只能当作参考中的参考。
老药铺的药柜中,虽然都存放着药材,但一定有个角落或一格药柜收藏着过往的回忆。虽然现在科技发达,很多资料都存放在电脑中,做成格式化的资料库,但从泛黄的纸张中,看到的不单是药方,也有私家养生料理、创业历程中的故事,从内单可看尽生老病死、重生喜悦,更有创业艰辛史。
药铺内单承载人生记忆
药铺的内单千奇百怪,你可以看到明雄伯私房做红蟳的秘方,这是专属他的私人料理配方,也可看到陈老师中风后,术后调养的处方,还有陈董常用的偏头痛药方也留下了记录……这些种种,不一而足,就连老家巷口的槟榔摊,也都有自己独特的香料配方,甚至远从外县市来的客人记录,也掺在内单中。
我看着这些内单,有些早已遗忘,有些则印象深刻,仿佛就是昨天的事而已。翻阅其中的老药单,一个个鲜活的记忆就都回 来了,好像回到小时候,只是有些人已不再出现,有些人依然往 返于药铺与自家,继续扮演着忠实顾客的角色,有些人经过岁月摧残,已到佛祖那儿享福去了。
从小在药铺长大,有些人进来,还没开口我大概就可以猜出,他要做些什么事。譬如以前只要看到明雄伯到家里来找老爸,就知道他又要办桌请客了,因为店里的内单中,存放着明雄伯的私房料理——药膳红蟳的配方,这是他请客的专属必备招牌菜,只要他一上门,八九不离十就是要请客。
看到陈师母来,就知道她要来帮陈老师拿术后调养的药材。
陈老师在小学教书30多年,好不容易到了退休的年纪,想说可以游山玩水、含饴弄孙,可才退休没多久,就因为严重的脑出血必须长期卧床居家照料,其间除了固定回医院拿药,也寻求中医药协助。只要看到师母和外籍看护两人散步至店里,不用说也知道师母的需求,直到陈老师去世为止。
香料药方使用年限无可计
一般内单,通常使用期限不会太长,最多就是数年而已,反而有些养生药方或香料组合, 无使用年限。内单中的主角来来去去,生老病死,老药铺都看在眼底。其中一张香料配方,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也唯有香料配方,能沿用数十年不变。
附近市场内,卖咸水鸡的大婶,一卖就是数十年,和他儿子两人一起经营市场内的生意,每到逢年过节忙不过来,在外经营果汁生意的女儿总会暂时歇业, 回家帮老妈妈的忙。 前几年老妈妈因病过世,做女儿的不希望美味就此失传,毅然决然回家传承妈妈的手艺,让这好味道继续飘香,也让这张香料内单延续它的生命!
药铺前,人来来去去,生老病死,喜怒哀乐,老药铺的内单,却都一直安安静静地存放在柜内,字里行间,见证着历史。若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本日记,记录着过往的点滴,那么药铺里的内单,就是老药铺的日记了。
作者:卢俊钦
编辑:周怡倩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