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上海》演出照。 均本报记者 叶辰亮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合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推动上海文化更加繁荣发展。上海文化底蕴深厚,历来是全国文化重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文艺工作者以火热的创作激情,做强码头、激活源头、勇立潮头,汲取历史与现实养分,不仅提前完成了“五年百部精品创作工程”,基本确立了首演首秀首发的重镇地位,更以一批精品的驻演、巡演,做强上海主场,扩大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引领力和影响力,郑重刻印下不负时代的艺术光影。
仅过去一年间,接过“七一勋章”获得者吕其明《红旗颂》的接力棒,90后作曲家龚天鹏交出了交响曲《百年颂》的新时代答卷;红色精品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推出“风雅颂韵”四组主演,令驻场、巡演并行不悖;走过五年历程的品牌演出《海上生民乐》为室内演出引入室外“光影秀”,让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再度成为令人惊艳的网红地标……
一圈圈艺术年轮,成为九年间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日益繁荣的缩影。上海舞蹈、民乐、戏曲、杂技等多种样式同步发力的驻演矩阵初步形成;也增添着“上海出品”四个字在观众心中的深重分量,持续为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作出新贡献,同时在时代进程中添上承上启下的新注脚。
胸怀“国之大者”,扎根红色题材,为英雄楷模树碑立传
《永不消逝的电波》演出照
“长河无声奔去,唯爱与信念永存”。《永不消逝的电波》结尾的字幕,一再被“电波迷”反复引用,被笑称为“近年舞蹈界的金句”——动人的舞剧将观众的情绪带到了顶点,这时,无需刻意煽情,在中国文学传统熏染下,“抒情言志”反而更能撞击观众的心灵。剧中以李侠为代表的一群地下工作者何以是“国之大者”?答案不言自明。
“金句”是怎么来的?这是上海歌舞团团长陈飞华要求团里两位90后文案策划,在看完舞剧联排后写下的200句观后感中,遴选打磨而出。 功夫在诗外。如果要问十八大以来上海舞台的精品力作做对了什么,除了总结舞台之上的创作经验外,追问幕后每一个细节的锱铢必较往往更能得到这个答案——只有在创作全过程中,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才能让中国故事可信、英雄楷模可亲。
同是改编经典红色故事,芭蕾舞剧《闪闪的红星》、杂技剧《战上海》难度不比“电波”小。杂技剧,这是中国人数十年来渴望突破的舞台课题。为此,《战上海》剧组“从零开始”。为呈现好人民解放军冒雨跨过敌人城防设施、疾行渡河的《雨夜飞渡》,参演的上海马戏学校师生抛开既有的单一“绝活”,“从零开始”练就南方舞狮中的“梅花桩”绝技。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在评论家方家骏看来,三者的共通之处在于,身处弘扬中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洪流,上海文艺人不被“舞剧、杂技剧不能叙事”的论调所干扰,自觉啃下硬骨头,用实践证明了肢体律动一样可以书写壮美的英雄叙事,一样可以赢得当代年轻观众的认可,甚至完成思想的洗礼。
台前,兰芬在革命伴侣李侠的引领下加入中国共产党;幕后,“兰芬”朱洁静成了“李侠”王佳俊的入党介绍人;而生活中,“刷”剧40遍的90后观众杜孟娇,也在英雄的感召下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每一张票根都是她“初心”的最好见证。
现实的根扎稳了、扎深了,上海舞台创作的枝蔓日益繁茂。《闪闪的红星》《永不消逝的电波》的领衔主演吴虎生、朱洁静,这两年完成了《红幕》《惊蛰》等编创作品。而经历过《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洗礼,“小裁缝”何俊波、“车夫”张振国等也以原创实现了上海歌舞团在荷花奖“当代舞、现代舞”类目下的“三连冠”。
“双创”实践持续深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奋斗中迎来“最好时代”
《海上生民乐》演出照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明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时代路径。尤其是在戏曲领域,从全国戏曲工作座谈会召开,到《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等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落地,让上海戏曲人感叹迎来“最好的时代”。
最好的时代,理当跑出奋斗的加速度。在汤显祖逝世400周年之际,上海昆剧团举全团之力,史无前例地推出了汤翁“临川四梦”四部作品,将《邯郸记》《紫钗记》《牡丹亭》《南柯梦记》一次演齐。此后几年间,古稀之年的昆大班老艺术家与刚毕业不到一年的昆五班新秀,联手刮起一阵席卷全国、蔓延全球的昆曲旋风。疫情发生前,“临川四梦”已经全球巡演逾70场,进驻海外主流剧场和艺术节。
一甲子前,京昆艺术大师俞振飞在欧洲首唱昆曲,“喜武厌文”的巴黎演出商要求他把文戏压缩至“十五分钟”。2018年的德国柏林艺术节剧院,全部演齐“临川四梦”成为最好的“卖点”。节目册里,以A到Z为首字母的不同单词为索引,将戏曲的曲牌、四功五法详尽地介绍给当地观众。
“双创”实践,方寸舞台亦能有。升级为“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的舞台上,上海戏曲人长袖善舞,甩出更轻盈的“双创”水袖。从这里启程的昆剧《椅子》、越剧《再生·缘》先后走向日本、俄罗斯、罗马尼亚。
“四步走”顶层设计扎实推进,让文化自信日益彰显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回首九年间,上海以体制改革促生产、以建设高地促集聚、以打造品牌促产业的思路,为精品力作的顺利推出提供了优质土壤。从“一团一策”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到亚洲演艺之都轮廓初显,从“演艺大世界”活力涌流,再到如今以“驻演”为抓手,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的文化力量。可以说,围绕舞台艺术,上海“四步走”顶层设计稳步推进。
围绕于此,上海18家国有文艺院团于2016年起开展年度考核。其中关键一项,就是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党100周年”等重大节点把脉选题、制定行动表。行动表不只是任务表,更是上海文艺人在精益求精探索中,将文化自信透过重大主题创作根植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心中的生动进程。
在内,“文化自信”是创作过程中一次次擦拭历史蒙尘,让时代楷模动人事迹被当代人一再传唱的坚定创作自觉。
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樊锦诗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同年,上海沪剧院以她为原型的沪剧《敦煌女儿》推出。这让不少人感慨院长、主演茅善玉题材“抓得准”。“没有什么‘抓得准’”。回首创排八年路,是沪剧院面对吴侬软语能否表达大漠故事的质疑之声,一次次推翻重来的坚韧——对于选题的文化自信,来自“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文艺创作永恒主题”的恒定信念。
对外,“文化自信”是润物无声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一步一个脚印走向国际舞台最中央的昂扬步伐。持续的“电波热”,让更多人关注到歌舞团另一部舞剧《朱鹮》。网友在为其今年央视春晚舞台亮相赞叹“绝美”之时,方才发现这部作品早在2014年,也就是问世当年就东渡日本引发观演热潮。直至疫情前,《朱鹮》已在日本累计商业演出超百场。“国鸟”情节之外,日本观众更感念于中国为保护繁育朱鹮而为世界作出的贡献。方家骏认为,在呼唤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之外,《朱鹮》也透过肢体之美,润物无声地传递着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带着这份“文化自信”,站在九年后的今天,上海文艺人清醒地认识到,漫漫前路更需有“久久为功”的韧劲。笃行方能致远,刻写胸怀“国之大者”、为人民创作的艺术年轮,不为一刻立得住、一时传得开、一次叫得响;更是承前启后,为下一代积淀深厚的精神根基。
作者:黄启哲
编辑:范菁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