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是联合国确立的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称作“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实施的第五年。记者获悉,格致出版社引进《人生中的家庭暴力(第三版)》即将在上海出版,是目前该领域研究较为全面的重要学术著作。
什么是家庭暴力?只有对身体造成伤害才是家庭暴力吗?哪些人可能会成为潜在的施暴者?受害者该如何自救与求助?社会系统该如何发挥作用?在紧闭的门背后,家庭暴力有时难以被发现,但这并不代表它不存在。打破消弭家暴是“家务事”的错误认知,加强预防与干预家暴行为,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近日的陆家嘴读书会上,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学博导、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谢斌,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师薛红展开探讨。
该书校译谢斌认为,《人生中的家庭暴力(第三版)》全景式呈现了围绕家庭暴力开展的多学科研究和行动的画卷,索引文献数量庞大,调查数据和实证资料丰富,但作者们并未满足于简单铺陈文献和数据材料,而是通过归纳和深度挖掘研究数据背后的信息,用通俗生动的语言提出了大量思考,以及值得借鉴的干预方法与政策措施。
在医学领域的英文文献数据库PubMed中,以“family violence”(家庭暴力)为关键词,可搜索到5.7万多篇文章,最早一篇发表于1947年,此后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去年全年相关论文数量突破了3000篇。就现有调查数据而言,从全球范围内看,家庭暴力现象呈上升趋势。
对家庭暴力,公众往往会存在一些误区。比如,家暴不常见,家庭暴力有时是“真的失控,难以避免”,受虐女性有“受虐”倾向等。谢斌强调,人们应该明白,没有人应该被打,没有人会“想要暴力”;施暴者应该对施虐行为负责,而不是受害者。家庭暴力是“真的失控,难以避免”吗?反过来想一想,当一个陌生人袭击他人时,社会肯定不允许将攻击者的行为解释为暂时性失控、生活不顺或工作压力需要释放,那么,为何在家里内部发生的暴力会被认为是可以原谅的暂时失控呢?
“轻微的家庭暴力微不足道、无关紧要”也是一种误区。事实上,亲人之间相互推搡、偶尔厮打,暗示着他们支持使用暴力解决分歧的方式。此外,情感虐待的严重程度并非总是比身体虐待低。多数受虐者认为,其承受的心理创伤远比身体创伤更严重。
在重视家暴问题、反对家暴的同时,要警惕家暴概念或范围的扩大化。在不了解家庭暴力之前,很多人认为某些行为不算家暴,没有引起重视。扩大家暴的范围,并不一定有利于反家暴和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
其次是高估家庭的作用,让原生家庭背负责任,容易造成二次创伤和原生家庭焦虑,这一点也需要警惕。此外,一些精神操控的虐待和暴力性质被忽视了。在情感PUA中,可能涉嫌侵犯名誉权、隐私权,造成精神损害的可主张民事赔偿,更进一步还可能构成侮辱、诽谤、诈骗罪;主观上具有伤害或杀人故意,客观上实施引诱、怂恿、欺骗、教唆、帮助等严重行为,足以影响、操纵自残自杀者意志的,可构成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罪。
哪些人可能成为人生旅途中“危险伴侣”?谢斌描绘了数据背后一些家庭施暴者“画像”——比如,对儿童施虐的父母。他们可能处于以下环境或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和环境有关系的因素,包括处于失业或兼职环境,面临养育压力、个人困扰,比如工作不顺、和同事之间有矛盾;处于焦虑状态,尤其是低龄父母或单身父母缺少社会支持等。其次,和个体的个性有关,比如,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抽象思维能力不足、缺乏共情能力、比较刻板、适应性差、愤怒控制有问题等。第三,与精神障碍有关,如施暴者有物质滥用、吸毒或酒精滥用的情况,处于抑郁症患病期或患有其他心理疾病,尤其是有人格障碍者也有可能成为施暴者;自身成长于不良环境,比如说和父母本身关系不良,或者成长于混乱的家庭环境,自身有童年受虐经历等,假使以上条件中的很多情况都符合,很可能“制造”出施暴者。
其次是亲密关系中的男性施暴者,包括喜欢施虐,或本身比较愤怒、嫉妒、大男子主义、冲动、缺少共情、自我为中心、自我形象差、经常压抑情绪、缺乏自制力、胆小但有侵略性、排斥亲密关系等。有研究表明,88%的施暴者可以归为某一类型的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最重要的是既往暴力行为史。谢斌团队做过研究,预测一个人是否会出现暴力攻击行为,最有价值的指标就是既往暴力行为。他强调,对与暴力行为相关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要进行全面评估,不能只抓住“画像”里的某一点或某一个片段就定性,而是要将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组合起来,进行综合性判断。
反家暴之路依然任重道远。薛红提到一个较极端的例子,2016年北京某反家暴公益机构对一名受害女性完整实施了庇护、社工服务、心理疏导、法律援助及延伸性服务,但一周后,当事人又回到了丈夫身边。不同学科和理论从不同角度对此类现象进行过解释。如心理学上有“习得性无助”“依恋理论”等;社会学提出“家庭系统论”“文化模式”等。可以说,反家暴不是某个部门或组织的单方面责任,也不是单一维度的行动可以解决,需要多方位的联合行动策略,即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系统是指个人维持社会认同,接受情绪和物质上的协助,获取服务和消息及建立人际关系的管道。它涵盖正式系统和非正式系统。正式系统包括社区、单位、团体、机构;非正式系统包括家人、朋友、亲戚、邻里等。”她谈到,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员,发现虐待儿童、夫妻中的一方被家暴、老人被虐待等现象,不应袖手旁观;同时还需预防和干预并举。
作者:许旸
图片来源:出版方
编辑:童薇菁
责任编辑: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