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地处上海西南部远郊金山区的普通小学图书馆,没有高级炫目的设备,也少见华丽的装饰,为何能摘得区级中小学“最美图书馆”桂冠,成为全校2000多名学生最喜欢的去处,并吸引一拨又一拨参观者?
今天,上海报业集团旗下新华传媒全新品牌“申学课堂”之“阅读与教育”直播专栏首次开播,将镜头对准“学校在图书馆”里的学校——上海金山区第二实验小学。
为积极响应国家“双减”政策,正确引导家庭教育,进一步加强家校互动,“阅读与教育”直播栏目将从全市16区中小学校中,精选在阅读推广方面工作有特色的学校,由特邀主持人带网友们“云游”校园,与校长展开对话,分享阅读推广经验。“阅读的力量,看似无声,实则强大,强大到可以改变一个孩子,可以改变一位老师,改变一所学校,最终改变一代人,改变一个民族。”金山区第二实验小学校长金平记忆犹新,有孩子读了《梦想的力量》后写到:“我知道了,梦想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还有小学生读了《目送》后,用稚嫩的文字,写下生活中父母为自己所做的点点滴滴。
“无论是二楼杂志区,还是教室图书角,走在校园内,随时随地都能与书相遇。孩子们被书包围,他们被鼓励着、被推动着去阅读。可以说,这里的阅读空间是无限大的。”金平回忆道,小学创建于1985年,由两所小学合并而成,现分南北校区,校正门口植有一棵形状奇特的大树——同一根系,却长出两个树干。12年前,刚被任命为该小学校长的金平,发现了这棵奇树,将树救活并移植到学校,“一树两丫,既是南北校区同生共息的象征,也喻示学校特色——课堂内教学与课堂外阅读相辅相成,共同成就孩子的成长。”
改造前的旧图书馆只有190平方米,书很少,借书的学生更少。改建后的图书馆,空间扩至400平方米,且充满温馨童趣。直播一开始,金平校长随着镜头的移动娓娓道来——图书馆分借阅区、中文区、西文区、电子阅览区,动线合理,且随处设置沙发卡座,让学生既可安安静静坐着读书,也能三两好友“咬”一会儿耳朵。除传统纸质藏书外,学校与中国数字出版开创者之一、全球最大中文数字出版机构之一“中文在线”合作,建立数字图书馆。直播当天,数字图书馆总访问量显示超16万人次。数字图书馆首页还显示了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前10本书,《父与子》《小坡的生日》等经典儿童读物名列其中。
学校读书节进行到第15届,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读书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如一年级“书声琅琅满校园”朗诵比赛,二年级“讲一讲我最喜欢的故事”,三年级“小寓言、大道理”,四年级“科普知识小达人”知识竞赛,五年级“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金平利用中国诗词大会带动的古诗词热潮,连续数年发动家长和孩子一起诵读古诗词。
“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得高分的‘学习机器’,而是培养一个完整的人。阅读可以开拓人的眼界、格局,提升整体素养,最终也会提高学习成效,帮助孩子获得更广泛意义上的成功。这就是阅读与教育的关系。”金平推荐了复旦大学胡守钧教授《社会共生论》,书中分析的是经济学现象,但这位有着40年教学经历的老教育工作者,从书中读出了“共生”在各个社会领域的适用性——倡导两个校区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家校之间,同生共息、共同成长。
<<<延伸阅读
《我爱读经典:安徒生童话》《我爱读经典:木偶奇遇记》近期引进面世,这套书是Harper Design出版社邀请《哈利·波特》电影御用道具师米娜利马联合打造的世界文学名著珍藏版。
全书9大立体互动机关,趣味还原书中精彩故事情节,如小人鱼游泳、人鱼跳舞用的海底水晶宫、可怕的巫婆、7个版本的《夜莺》、小丑鸭变天鹅、猪倌的吻、豌豆公主的厚厚床垫、鲜花里的拇指姑娘、玩具宫殿里的芭蕾姑娘等。这些机关可转、可翻、可拉,营造了身临其境的阅读体验。本书采用翻译家叶君健的译文,他的译本深深影响了几代读者,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流行广泛、忠实原著的译本,在遣词造句和风格提炼上精准还原原书的文字之美。后者则将故事设计成36台木偶剧,让读者宛如置身意大利木偶剧院。
疫情之下,面对无孔不入的病菌,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的孩子很容易受到侵袭,健康常识的科普教育大有必要。由复旦大学“童类人”团队绘著、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做自己的健康小卫士》系列绘本,含《细菌是怎么回事儿?》《病毒是从哪儿来的?》《什么是真菌和寄生虫?》三册,是疫情以来国内首套系统全面介绍人类与传染病关系的科普绘本,也是一套写给孩子的病菌史,帮助小朋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翻开绘本,小读者将跟随三位主人公闻多多、孟恬宇、罗悠然,从课堂笔记本穿越到病菌的奇幻世界中,一边游玩,一边了解历史、生物和医疗卫生知识。
作者:许旸
图片来源:主办方
责任编辑:黄启哲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