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我国中西文化交流的重镇,诞生于上海的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与众多在沪出版机构,形成了中国近代规模最大、出书数量最多的西学出版中心,为中国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思想动力与知识资源。作为晚清政府最大的官办翻译机构,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译书承载了大“变局”时代的烙印,是特定时期中西文明互鉴的佐证。这些译著经整理后,如今在上海以40册《江南制造局译书全编》重新亮相,是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译书迄今为止最为完整的结集影印本。
今天,《江南制造局译书全编》影印本在上海师范大学光启学术报告厅首发,由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珍稀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组整理,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已列为上海文化发展资金会的资助项目。本影印全编176种,按学科分为17类,包括政史、商学、教育、兵制、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学、测绘、矿冶、机械工程、工艺制造、船政、兵学、农学、医学等,共40册。底本以上海图书馆藏本为主,兼及他馆。书前有整理者长篇研究论文,介绍图书的学术价值和出版背景,每种书前都有提要,介绍该种书著译者、版本、内容、特色。
活动现场,学者们介绍道: 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四十余年的历史正是中国封建社会向近现代转型的重要时期,也是东亚历史环境发生重大转变的关键时期。作为肩负时代特殊使命的官办翻译机构,江南制造局翻译馆是顺应从“变局”到“变法”历史大趋势的产物,所译图书既广涉兵器矿冶、工艺制造等实用技术和化学、物理、天文等自然科学,也“放眼世界”介绍各国政史地理。
这些图书既满足了当时中国的迫切需求,其内容结构和出版的时序也成为反映那个时代中国人历史观、价值观的真实写照,是中国近代科技史、军事史、政治史的重要文献。“翻译馆实际上继承了徐光启的事业,并且发扬光大。这套书几乎包罗万象,对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和海派文化研究来说,是个典型案例。”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说。
“江南制造局译书”整理出版发端于2008年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创办140周年之际,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于2018年立项。以上海图书馆馆藏为主,在国家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档案馆的帮助下,将176种译本汇于一编,为学界提供已知现存的除连续出版物之外的翻译馆译书。从文化学的角度看,这套书出版有助于研究晚清的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国近代科技史、翻译史、书籍传播史。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副校长陈恒陈恒认为,江南制造局的编译出版工作,促进了中西文化的对话与交流;这些翻译出版工作的成果,历经百年,成为仍可触摸的历史遗产。现在将176种译本影印出版,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一手资料。“江南地区的发展,离不开中外开放性的文化交流。这些原汁原味的影印本带领我们回到历史现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学院教授、历史系主任徐茂明说。
“江南制造局这批译著的出版,也是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真正进入民族自强的一种具体表现。”本课题首席专家、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研究所副所长黄显功谈到,这批文献资料正好提供了很好的视角,让我们加深认识3000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当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间的关系。他透露,在江南制造局翻译馆所出译书与地图之外,还有《西国近事汇编》,相当于今天的“报刊文摘”,对当时中国官员认识世界、了解国际形势,意义重大。相关专家学者着手整理,预计明年推出,为读者提供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主要出版物相对完整的面貌。
<<<延伸阅读
中国工程师学会迎来创会110周年。由中国工程院陆佑楣院士担任总顾问,中国科学院大学陈印政博士等担纲主编的《〈工程〉整理汇编》及《〈中华工程师学会会报〉整理汇编》出版发行。
两套丛书记载了中国工程师学会的发展历史,为推进对中国工程师共同体的群体特征及工程创新的规律性研究,探究近代中国工程的发展脉络提供了宝贵的文献依凭。书中收录文献多是中国工程师多年从事工程事业积累的经验之谈,或是实际工程实践中积累的宝贵资料,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中华工程师学会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成立的工程师共同体,后与在美国成立的中国工程学会合并成为中国工程师学会,发展成为中国近代规模最大、成果斐然的工程师共同体,为中国近代工程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增加工程师共同体的凝聚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作为会刊,《中华工程师学会会报》与《工程》系统记载了学会发展历程,是历史的缩影,对于促进会员之间的学术交流、传播工程进展、加强会务联系,提升中国工程师共同体的吸引力、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书中推出文献汇编中记载大量工程案例资料,见证中国近代工程本土化和工业化的大背景下工程事业发展历程,是中华民族血脉赓续、工程事业艰难发展的重要文献。
作者:许旸
图片来源:出版方
编辑:汪荔诚
责任编辑:卫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