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北京时间10月7日19时,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坦桑尼亚小说家阿卜杜勒拉萨克·古尔纳(Abdulrazak Gurnah)赢得这一奖项。瑞典学院给出的获奖理由是“因为他对殖民主义文学写作的影响,对难民在不同文化大陆之间鸿沟中的命运毫不妥协和富有同情心的洞察”。
“大冷门!”有书评人谈及,这位作家在华语世界相对小众,其作品单行本至今暂未引进国内,目前能看到的是2013年译林出版社出版的《非洲短篇小说选集》里选入的古尔纳《博西》《囚笼》。国外对于格尔纳的评论呈现多元性,而国内对古尔纳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信随着诺奖揭晓的升温,他关注的话题和作品将进入更多大众视野。
“英语文学在相当一段时间里被看作是英美文学,非洲基本被视为文学的不毛之地。其实,非洲文学有它独特的文化蕴含和美学表征,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和借鉴意义。”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朱振武谈到,作为非洲文学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国际上声名鹊起的非洲英语文学,古尔纳正是有创作自觉、文化自觉的具有鲜明主体意识的作家之一。“我们有时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文学存在的多元化和多样性这个事实。非洲文学研究同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意义一样,都是打破单一和固化的刻板状态,都是为了重新绘制世界文学版图和全方位呈现世界文学的真实样貌。非洲英语文学研究应避免跟风西方话语,而要从本土视角出发,以期为中国文学提供启示。 ”
谈起非洲文学,不少人脑海中跳出的,多是肯尼亚作家恩古吉·瓦·提安哥、莫桑比克作家米亚·科托,或是南非作家库切等寥寥几位大咖……非洲文学版图仍存诸多盲点。非洲文学的发展与非洲大陆对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之间的斗争与挣扎相辅共生,一部非洲文学史,可能就是一部被殖民史。这在大众文学阅读偏好中始终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类目,作品译介传入国内并不像欧美文学那样掷地有声;在学术研究领域则还是一门新兴学科,我国绝大多数大学的外国语言文学院(系)还没有设立这一学科课程。
恰如有学者尖锐指出:“非洲文学只在塞纳河或泰晤士河两岸出版”,对于不少非洲作家来说,为本土读者写作的动力远远不如为西方读者写作的动力大,“他们主要希望能得到国外出版商的青睐,使自己的作品可以在国际阅读市场流通,这是一个非洲作家得以生存和继续写作的捷径。”
阿卜杜勒拉萨克·古尔纳出生于1948年,1960年代移民到了英国。这位作家目前共出版十部小说,其代表作包括《天堂》(1994年)、《荒漠》(2005年)和海边(2001年)等,多次入围布克奖。
作为当今著名的后殖民作家和文学评论家之一,古尔纳结合自身经历,以非洲人的视角书写殖民历史,其作品聚焦于身份认同、社会破碎、种族冲突、性别压迫等主题,获得了国外学界广泛关注。
1980年至1982 年,古尔纳在尼日利亚巴耶罗大学卡诺分校任教。1982年搬到肯特大学后获得博士学位,现任英语系教授和研究生课程主任。他的主要学术兴趣是后殖民写作和与殖民主义相关的话语,尤其是与非洲、加勒比和印度有关的话语。难民及逃亡者题材贯穿他的创作与研究。
他编辑了两卷关于非洲写作的论文,发表了许多当代后殖民作家的文章,包括V. S.奈保尔、萨尔曼·拉什迪等。自1987年以来,他一直担任 Wasafiri 杂志的特约编辑。
据悉,诺贝尔文学奖自1901年起颁布,至今已成为世界文坛影响力最大的奖项之一,每年诺奖颁奖前后,都会引起全球范围的热议。从1901年至今,诺贝尔奖已走过120年历史,累计118位得主获得了114次诺贝尔文学奖,其中女性得主共16位。
作者:许旸
编辑:许旸
图片:官网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