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参加央视节目《开讲啦》分享患病经历,向公众传播抑郁症乃至精神疾病相关知识;她先后写下《旷野无人》《我因思爱成病》真实讲述自己经历,分享“狗医生周乐乐”的温情陪伴,传递情感疗愈抑郁的可能……眼下,作家李兰妮长篇纪实文学《野地灵光》新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从“小我”拓宽至“群体”,探索纪实文学与疾病书写的更多可能性。
《野地灵光》曾入选2019年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记录了作者在多家病院内部的微观察,描绘了精神疾病患者日常生活状态。作者亲身感受这个沉默群体的忧欢苦乐,揭开笼罩其上的误读与偏见,还原具体鲜活的个体样貌,揭示特殊领地的心灵奥秘和希望之路。
业内评价,该书充满了强烈的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读这本书就是这样的感觉,感染力非常之强,如同多棱镜像,也是社会众生的一种对话。”《人民文学》主编、评论家施战军认为:这样的写作是探微、探底,更是领受和领悟;是交流、交心,同时更是一种厚纳、厚待,字里行间饱含对生命的体恤之感,闪烁的是灵魂中的暖光。
“在记忆所及,还没有看到以非虚构方式来处理精神疾患题材的作品。一个弱女子走到野地里去,然后点起一盏灯,点起一堆篝火,让我们满怀敬意。”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评论家李敬泽说。
评论家李朝全认为,李兰妮和史铁生“可能是中国作家里两个著名的中国病人”,两位作家用不同方式处理或者接近一个根本的问题——就是人和世界的问题,我和外在这个世界的关系,实际上思考的是人的生存哲学命题。
在评论家徐可看来,《野地灵光》是由关照自我释放向关照他人转变的一部书,从自我转向他人、观照他人,不光是自我的释放,需要有非常巨大的勇气,开启了另一扇精神的窗口。评论家梁鸿鹰认为,李兰妮有一种“飞蛾扑火”般的精神,“这部作品的意义,既是疗愈个人、安放自我的书,也是疗愈他人、抚慰社会的长篇纪实。所以,它有很强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她用自己的身体,用自己的治疗,踩出一条路来。”
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评论家何向阳指出,“精神疾患本身,以及对它的观察、研究和反思,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话题。《野地灵光》为我们带来光,从文学中见识了人的坚强与韧性”。
作者:许旸
编辑:汪荔诚
责任编辑:李婷
图片来源:出版方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